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兩參身份認定文件篇一
參戰退役人員是指曾在軍隊服役并參加過作戰的退役人員。作戰是指武裝力量打擊或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
具體界定為:我軍為抵御外來侵略,完成祖國統一,為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保衛國家安全而進行的武力打擊和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
主要包括:自衛還擊作戰、防御作戰、對逃離大陸的國民黨軍隊的作戰、出國支援作戰、平息地區性武裝叛亂作戰,以及軍委、總部認定的其他作戰行動。參戰退役人員包括直接參加戰斗的人員和作戰指揮人員、作戰保障人員。
1954年11月1日以來,我軍的主要作戰有:
(1)解放一江山島作戰(1954年11月至1955年2月)
(2)川、甘、青、藏、滇地區平叛作戰(1955年12月至1982年12月),包括四川涼(山)茂(縣)西(昌)地區平叛,西藏平叛(含甘肅、青海、新疆部分地區藏區)
(3)炮擊金門作戰(第一階段為1953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第二階段為1960年6月17日、19日)?
(4)中面邊境勘界警衛作戰(1960年11月22日至1961年2月9日)
(5)中印邊境自衛反擊(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
(6)“八.六”海戰(1965年8月6日)
(7)崇武以東海戰(1985年11月13日至14日)
(8)援越抗美作戰(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
(9)援老抗美作戰(1968年1月至1978年5月)
(10)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1969年3月)
(11)西沙群島自衛反擊作戰(1974年1月)
(12)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
(13)“老山、者陰山”地區對越防御作戰(1979年10月至1989年10月)
(14)南沙群島自衛反擊作戰(1988年3月)
8023部隊是原國防科工委21試驗基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代號,從1964年至1996年,多次執行核試驗任務。現為總裝備部21基地,駐地在新疆馬蘭。
其他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包括參加過核試驗效應試驗的退役人員,執行過核試驗保障任務的退役人員、參加過核爆炸條下軍事演習的退役人員,與原8023部隊駐同一區域部隊的退役人員、曾在核導彈、核潛艇部隊涉核崗位服役的退役人員等。
參戰認定的的幾個關鍵點
1、對檔案無參戰記載或無檔案的人員身份認定。
在具體工作中,對這類問題“易粗不易細”,只要本人確屬參戰或參試軍隊退役人員,經已經確認身份的同批戰友2至3人的證明,即可認定。
2、不再到原部隊查閱資料。
開展參戰參核身份認定工作后,中央下發了參戰參核部隊名錄,對于個人檔案中無參戰記載或找不到檔案,同時又沒有戰友證明的人員,其身份認定工作可以通過核對中央下發的參戰參核部隊名錄來判別,各地民政部門不需再到原部隊查閱資料。
3、對“無工作單位”的界定?
其中的“無工作單位”是指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1)退伍后從未安置過工作且未曾就業;(2)退伍后安排過工作的在職退伍軍人,同時具備依法與所在單位解除勞動(聘用)關系及工作關系、未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未再就業三個條件的。
近年來,由于國有企業的改制、倒閉、破產、重組,所有制形勢的多元化,“無工作單位”的界定問題很難把握。既要把政策落實好,又不能引起其他人員的攀比,造成新不穩定因素。
根據部里有關領導的講話精神和當前的信訪形勢,我們對“無工作單位”的界定問題提出以下原則:以是否領取退休金或養老金為界線,只要是因企業改制、倒閉、破產,沒有領取退休金或養老金的失業(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參戰參試退役人員,應認定為“無工作單位”,應予以登記認定。
4、既是參戰人員又是殘疾軍人,是否登記?
對既是參戰參試人員又是殘疾軍人,應予以登記(城鎮有工作單位的參戰人員除外)。這類人員按就高原則,只享受殘疾撫恤金待遇,不享受生活補助。
5、人戶長期分離,無法核實工作情況的是否登記?
對人戶長期分離的人員,必須要求本人到其戶籍所在地進行登記認定,對不按程序辦法登記、不積極主動配合向登記部門提供相關證件(證明材料)的,登記部門有權不予登記。
6、符合登記條件,但由于各種原因被開除公職的是否算無工作單位?
對參戰參試軍隊退役人員中因各種原因被開除公職的,只要不是敵我矛盾,沒有重大犯罪行為的,沒有享受其他生活待遇的,應認定為無工作單位,予以登記。
7、自主擇業的參戰參試軍隊退役干部和軍隊復員干部,能否享受生活補助?
參戰、參試的自主擇業軍隊退役干部和軍隊復員干部不能享受生活補助政策。當時,他們復員時,已按當時的社會經濟水平拿到了他們的經濟補償。對參加過核試驗的自主擇業軍隊退役干部和軍隊復員干部,應予以登記,參照原8023部隊退役人員的關政策規定進行體檢。
8、在《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中,原8023部隊和其他涉核人員沒有被納入醫療保障范圍。破產企業中的原8023部隊退役人員要求落實優撫醫療保障政策,如何解釋?
根據民政部的解釋,這次對不符合評殘和享受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條件的,但患病或生活困難的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的原8023部隊及其他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發放生活補助,這類人員雖然生活補助標準和參戰退役人員、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標準一致,但在待遇上是有區別的,這類人員只享受生活補助,不享受國家優待政策。因此,民政部等部門在制定《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時沒有將這類人員納入范圍,是有依據的。
9、在鄉和城鎮的參戰參試軍隊退役人員是否全部登記?
根據(民發〔2007〕99號)文件規定,對在農村的和城鎮無工作單位且家庭生活困難的參戰退役人員發放生活補助。
因此,參戰退役人員只登記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的,有工作單位的不予登記。
根據(民發〔2007〕100號)文件規定,對不符合評殘和享受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條件的,但患病或生活困難的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的原8023部隊退役人員發放生活補助,對其他參加核試驗的軍隊退役人員,比照原8023部隊退役人員進行體檢,并按照規定落實相關政策待遇。
因此,這次登記要求,對已體檢的原8023部隊退役人員和還沒有體檢的其他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不論在農村和城鎮的都要登記,對已體檢和還沒有體檢的人員登記審核表進行分類上報。
10、參戰但正在服刑的退役人員是否登記?
對這類人員,目前暫不予登記,待刑滿釋放后,再無犯罪記錄且表現突出的,由村委會(區社)和派出所出具證明,縣區民政部門方可認定身份,從認定之月起享受生活補助。
11、對這次漏報人員是否不再登記?
由于這次調查摸底認定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完成,做到一個不漏,一個不重,是不可能的。對漏報人員,只要情況屬實,縣區民政部門應予以認定,逐級上報。
12、部分退役人員檔案有參戰記載,可退伍證上的部隊代號不在認定范圍,是否給予登記?
對本人檔案有參戰記載,部隊代號不在認定范圍的退役人員,應先予以登記,同時將部隊代號、參戰時間以及參戰類別等詳細情況上報省廳,省廳匯總后報民政部,由民政部與軍方協調確認后,再予以認定。
13、對參戰部隊留守人員是否按參戰人員對待?
對整建制參戰部隊的留守人員,應視為參戰人員,給予登記認定。
生活補助如何申請?
上述對象中,符合“在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且生活困難”條件的,可申請定期定量生活補助。按下列步驟實施:
(1)申請人書寫書面申請材料;
(2)申請人提供原始證件材料(復印件必須加蓋公章),戶口薄、身份證復印件;
(3)所在村(居)委會在上述等材料收齊情況下,對申請人進行調查。情況確實的,在村(居)委會公示欄張榜公布7天,無異議的,領取并填寫審批表,經村(居)委會提出意見后,相關材料上報鎮(園區、街道)民政部門;
(4)鎮(園區、街道)民政部門在此基礎上,做好走訪調查取證,對符合條件的,形成書面綜合材料,提出初審意見連同相關材料報送市民政局優撫安置科。
河北縱馳信息?—優撫優待業務管理系統:優撫對象信息管理實現優撫對象的信息化管理,包含:優撫人員建檔、動態跟蹤維護、優撫資金發放、資金投入管理、優撫事業單位管理、評殘、調標、殘疾輔助器具申領、審核、審批管理等。?實現處室電子化申報、審批、審核等流程性工作。
兩參身份認定文件篇二
兩參好消息!5月9日,一位戰友發來了廣西某縣關于參戰參試在職退休退役軍人認定工作的通知,通知的日期就是5月9日,時間截止5月31日。
此次認定的對象是:
廣西桂林某縣中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的參戰參試退役軍人;
認定所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填寫《部分軍隊參戰退役人員登記審核表》(注明名部隊番號,代號和何時參加什么戰斗,需村委會鎮政府簽加意見及蓋章);
2.戶口薄,身份證復印件;
3.退役(或退伍,轉業)證復印件;
4.服役檔案,包括入伍登記表、軍人履歷表、退伍軍人登記表、立功審批表等;
5.立功證書復印件。
廣西開展兩參人員身份認定工作首開先河,雖說只是一個縣的通知,并且此次認定對象是在職退休參戰參試退役軍人,但其釋放的信號不容小覷:
1.參戰參試退役軍人將被納入重點優撫對象進行撫恤優待!
據悉文件是根據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自治區財政廳《關于調整部分優撫對象節日標準的通知》(桂退役軍人發【2019】5號)的精神而下發的通知,從通知可以看出,所有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曾經參戰參試的軍隊退役人員只要身分被認定后,會納入重點優撫對象進行優撫,與普通退休人員區別開來。
2.國家已基本下發兩參人員數據名單至基層退役軍人事務局!
此前退役軍人事務部召開新聞通氣會,表明將對“參戰、參試”身份以后還要專門組織進行核查確認,就是一切以兩參人員統計數據庫名單為準,等全國基層退役軍人事務局全面組建完成之后即可下發到各地的基層退役軍人事務局,這份名單預計今年5月份將下發到全國基層退役軍人事務局。
值得注意的是,廣西這份文件中,要求各單位將收集好的材料交至鎮政府,并統一送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也就是說國家已經下發給該縣兩參人員數據名單,因此開始了身份認定工作!
所以我們可以預見的是,目前全國縣級退役軍人事務局基本已經建成,想必兩參人員數據名單應該也相應地下發到基層退役軍人事務局了。
可以肯定的是,廣西啟動身份認定,全國啟動還會遠嗎?在職退休參戰試退役軍人身份認定啟動了,其他城鎮失業、農村戶籍的參戰參試退役軍人在職的認定工作還會遠嗎?
全國兩參人員數據庫名單下發,各地開展兩參身份認定工作后,想必到時候假冒兩參老兵日子也就到頭了!屆時兩參人員納入重點優撫對象,享受計發參戰生活補貼(參戰榮譽金)、享受重點優撫對象的醫療救助等優撫政策,兩參老兵會感受更多的尊崇與優待!
相信黨和國家一定會給所有的參戰參試退役軍人應有的榮譽和應有的尊重!只是不要讓老兵們再等太久了,他們已經等了四十年了,如今已是花甲老人了,真的等不起了!!
兩參身份認定文件篇三
參戰退役人員是指我國建軍以來,曾在部隊服役并參加過作戰的退役軍人。作戰是指武裝力量打擊或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具體界定為:我軍為解放全中國完成祖國統一,抵御外來侵略,為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保衛國家安全而執行的武力打擊和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
主要包括:解放戰爭、抗日戰爭、自衛還擊作戰、防御作戰、出國支援作戰、對逃離大陸的國民黨軍隊的作戰、平息地區性武裝叛亂作戰,執行上級下達的作戰命令之任務、以及軍委認定的其他作戰行動。
參戰人員包括直接參加戰斗的人員和作戰指揮人員、作戰保障人員。
主要包括一線直接作戰部隊的軍人;一線后勤保障部隊的軍人;包括工程兵、運輸兵、戰地救護。
部隊執行維護社會穩定、戒嚴、平息動亂暴亂、搶險救災、出國維和等任務不包含在作戰范圍。
參核軍隊退役人員包括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和其他涉核崗位軍隊退役人員,包括參加過核試驗效應試驗的退役人員、執行過核試驗保障任務的退役人員、參加過核爆炸條件下軍事演習的退役人員、與原8023部隊駐同一區域部隊的退役人員、曾在核導彈、核潛艇部隊涉核崗位服役的退役人員、鈾礦開采軍隊退役人員等。
8023部隊退役人員是指原國防科工委21試驗基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代號,從1964年至1996年,多次執行核試驗任務。現為火箭軍*基地,駐地在新疆馬蘭。
對參戰人員及參核退役人員的身份認定,主要以本人服役檔案資料中的有關文字記載等相關原始證明材料為依據。
對于個人檔案中無參戰、參核記載或找不到檔案人員的認定。個人檔案中沒有參戰參核記載或找不到檔案的退役軍人,可以由縣級民政部門派專人前往他們的原部隊查閱有關原始資料,(個人提供的部隊證明材料無效)只要部隊有原始參戰、參核記載,其原部隊番號與個人檔案或退伍證中部隊番號一致的,可作為認定參戰、參核身份的依據。
1、參戰退役人員的界定
參戰退役人員是指曾在軍隊服役并參加過作戰的退役人員。
作戰是指武裝力量打擊或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具體界定為:我軍為抵卸外來侵略,完成祖國統一,為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保衛國家安全而進行的武力打擊的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
主要包括自衛還擊作戰、防御作戰、對逃離大陸的國民黨軍隊的作戰、出國支援作戰、平息地區性武裝叛亂作戰,以及軍委、總部認定的其他作戰行動。
參戰退役人員包括直接參加戰斗的人員和作戰指揮人員、作戰保障人員。
部隊執行維護社會穩定、戒嚴、平息動亂暴亂、搶險救災等任務不包含在作戰范圍,部隊出國維和也不在此范圍。
14類作戰指:
(1)解放一江山島作戰
(2)川、甘、青、藏、滇地區平叛作戰
(3)炮擊金門作戰
(4)中緬邊境勘界警衛作戰
(5)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6)“八·六”海戰
(7)崇武以東海戰
(8)援越抗美作戰
(9)援老抗美作戰
(10)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
(11)西沙群島自衛反擊作戰
(12)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
(13)“老山、者陰山”地區對越防御作戰
(14)南沙群島自衛反擊作戰
在身份認定過程中,需要把握以下4個方面的問題:
(1)對檔案無參戰記載或無檔案的人員身份認定。
一是由本人寫一份參戰經過的材料。
二是有1—2名戰友出具證明材料,證明人必須是已經認定的參戰人員;證明人與被證明人必須具備“四同”,即同時參戰、同地點參戰、同一個部隊代號、同屬一個營級單位;證明人承諾對出具的證明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2)對檔案中有關參戰記載的認定。
只要在個人檔案中,如記載有“在自衛反擊戰中(以來)…”,或“在作戰中…”、“在戰斗中…”、“在前線…”,或“履行了國際主義義務”等文字表述的,可認定為參戰人員。但對于只有請戰表述,沒有參戰結論的,或只有“戰備、備戰、訓練、留守、國防施工”等表述的,不予認定。
(3)對個人持有參戰紀念章、紀念物品的認定。
對個人持有的參戰紀念章、毛巾、茶缸等紀念物品,不作為參戰身份認定的依據。主要考慮這類紀念品數量眾多,紀念品上又沒有本人姓名,容易相互轉借,如以此認定參戰身份容易造成混亂。
(4)對于個人檔案中無參戰記載或找不到檔案,同時又沒有戰友證明的人員,屬人數相對較多且反映強烈的,由縣級民政部門派專人前往他們的原部隊查閱有關原始資料,只要部隊有原始參戰記載,其原部隊番號與個人檔案或退伍證中部隊番號一致的,可做為認定的依據。
2、原8023部隊和其他參加核試驗軍隊退人員的界定
8023部隊是國防科工委21試驗基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代號,從1946年至1996年,多次執行核試驗任務。
其他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包括參加過核試驗效應試驗的退役人員、執行過核試驗保障任務的退役人員、參加過核爆炸條件下軍事演習的退役人員、與原8023部隊駐同一區域部隊的退役人員、曾在核導彈、核潛艇部隊涉核崗位服役的退役人員等。
兩參身份認定文件篇四
參戰退役人員是指我國建軍以來,曾在部隊服役并參加過作戰的退役軍人。作戰是指武裝力量打擊或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具體界定為:我軍為解放全中國完成祖國統一,抵御外來侵略,為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保衛國家安全而執行的武力打擊和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
主要包括:解放戰爭、抗日戰爭、自衛還擊作戰、防御作戰、出國支援作戰、對逃離大陸的國民黨軍隊的作戰、平息地區性武裝叛亂作戰,執行上級下達的作戰命令之任務、以及軍委認定的其他作戰行動。
參戰人員包括直接參加戰斗的人員和作戰指揮人員、作戰保障人員。
主要包括一線直接作戰部隊的軍人;一線后勤保障部隊的軍人;包括工程兵、運輸兵、戰地救護。
部隊執行維護社會穩定、戒嚴、平息動亂暴亂、搶險救災、出國維和等任務不包含在作戰范圍。
參核軍隊退役人員包括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和其他涉核崗位軍隊退役人員,包括參加過核試驗效應試驗的退役人員、執行過核試驗保障任務的退役人員、參加過核爆炸條件下軍事演習的退役人員、與原8023部隊駐同一區域部隊的退役人員、曾在核導彈、核潛艇部隊涉核崗位服役的退役人員、鈾礦開采軍隊退役人員等。
8023部隊退役人員是指原國防科工委21試驗基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代號,從1964年至1996年,多次執行核試驗任務。現為火箭軍*基地,駐地在新疆馬蘭。
對參戰人員及參核退役人員的身份認定,主要以本人服役檔案資料中的有關文字記載等相關原始證明材料為依據。
對于個人檔案中無參戰、參核記載或找不到檔案人員的認定。個人檔案中沒有參戰參核記載或找不到檔案的退役軍人,可以由縣級民政部門派專人前往他們的原部隊查閱有關原始資料,(個人提供的部隊證明材料無效)只要部隊有原始參戰、參核記載,其原部隊番號與個人檔案或退伍證中部隊番號一致的,可作為認定參戰、參核身份的依據。
1、參戰退役人員的界定
參戰退役人員是指曾在軍隊服役并參加過作戰的退役人員。
作戰是指武裝力量打擊或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具體界定為:我軍為抵卸外來侵略,完成祖國統一,為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保衛國家安全而進行的武力打擊的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
主要包括自衛還擊作戰、防御作戰、對逃離大陸的國民黨軍隊的作戰、出國支援作戰、平息地區性武裝叛亂作戰,以及軍委、總部認定的其他作戰行動。
參戰退役人員包括直接參加戰斗的人員和作戰指揮人員、作戰保障人員。
部隊執行維護社會穩定、戒嚴、平息動亂暴亂、搶險救災等任務不包含在作戰范圍,部隊出國維和也不在此范圍。
14類作戰指:
(1)解放一江山島作戰
(2)川、甘、青、藏、滇地區平叛作戰
(3)炮擊金門作戰
(4)中緬邊境勘界警衛作戰
(5)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6)“八·六”海戰
(7)崇武以東海戰
(8)援越抗美作戰
(9)援老抗美作戰
(10)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
(11)西沙群島自衛反擊作戰
(12)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
(13)“老山、者陰山”地區對越防御作戰
(14)南沙群島自衛反擊作戰
在身份認定過程中,需要把握以下4個方面的問題:
(1)對檔案無參戰記載或無檔案的人員身份認定。
一是由本人寫一份參戰經過的材料。
二是有1—2名戰友出具證明材料,證明人必須是已經認定的參戰人員;證明人與被證明人必須具備“四同”,即同時參戰、同地點參戰、同一個部隊代號、同屬一個營級單位;證明人承諾對出具的證明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2)對檔案中有關參戰記載的認定。
只要在個人檔案中,如記載有“在自衛反擊戰中(以來)…”,或“在作戰中…”、“在戰斗中…”、“在(到)前線…”,或“履行了國際主義義務”等文字表述的,可認定為參戰人員。但對于只有請戰表述,沒有參戰結論的,或只有“戰備、備戰、訓練、留守、國防施工”等表述的,不予認定。
(3)對個人持有參戰紀念章、紀念物品的認定。
對個人持有的參戰紀念章、毛巾、茶缸等紀念物品,不作為參戰身份認定的依據。主要考慮這類紀念品數量眾多,紀念品上又沒有本人姓名,容易相互轉借,如以此認定參戰身份容易造成混亂。
(4)對于個人檔案中無參戰記載或找不到檔案,同時又沒有戰友證明的人員,屬人數相對較多且反映強烈的,由縣級民政部門派專人前往他們的原部隊查閱有關原始資料,只要部隊有原始參戰記載,其原部隊番號與個人檔案或退伍證中部隊番號一致的,可做為認定的依據。
2、原8023部隊和其他參加核試驗軍隊退人員的界定
8023部隊是國防科工委21試驗基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代號,從1946年至1996年,多次執行核試驗任務。
其他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包括參加過核試驗效應試驗的退役人員、執行過核試驗保障任務的退役人員、參加過核爆炸條件下軍事演習的退役人員、與原8023部隊駐同一區域部隊的退役人員、曾在核導彈、核潛艇部隊涉核崗位服役的退役人員等。
兩參身份認定文件篇五
一 湖南
最新消息湖南省民政廳上個月召開了專題會議,據湖南省兩參戰友確認,湖南省優撫對象優待證省廳正在組織印制,計劃九月二十日之前下發到各縣市區,九月二十日之后陸續發放到位,該證具有四方方面功能
1、可以免費乘坐市內公交
2、可以在公立醫院實現“三免四減半”
3、可以免費參觀省內a級以上景區
4、可以免費參觀省內歷史遺址等人文景觀。
發放對象為享受撫恤補助和領取退休金的兩參人員,望全省各位兩參戰友互相轉告,做好解釋工作。
二 湖北
三 江西
8月16日上午,江西省民政廳召開了全省各地.市民政局長和雙優處長會議。把當前急需辦理落實的幾件事貫徹下去。廳長在會上要求盡快傳達到“縣.區民政局轉傳達到兩參人員。如下:
1、全省發放優待證對象大約有三十六萬多人。其中有兩參人員,指2007年以來認定了參戰.參試身份的(包括2007年前退休的兩參人員,并領取了退休工資基礎上加百分之十及60元生活補貼的)全部發放優待證。不含在職在崗.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的兩參人員。
2、優待證發放時間約在十月中旬后。退休兩參人員:從六月份補發每月615元。恢復醫病住院民政二次報銷制度。
3、領取優待證的兩參人員,都是終身享受優待證規定的一切待遇(包括春節,八一的走訪慰問)。
江西省民政廳針對江西省委.省政府22號文件還未完善的地方,定會抓緊時間逐步予以完善!
四 江蘇
2017年4月27日江蘇省政府會議決定對“兩參”人員出臺全省新政,江蘇省辦公廳已發紅頭文至所轄市、區縣。
1、對江蘇“兩參”人員的地方增長機制補助,全省統一,按14%逐年遞增;
2、江蘇“兩參”人員在省內公交、游園費用全免;
3、水、電、煤氣、有線電視費用適當減免;
4、每兩年一次在三甲醫院體檢。
江蘇省對部分已經領取職工或者城鄉退休金的參戰參試退役軍人,發放專項慰問金,發放標準為每年八一和春節各發一次,每次2000元,全年共計發放4000元!
兩參身份認定文件篇六
民發[2007]102號民政部關于落實優撫對象和部分軍隊退役人員有關政策的實施意見,這是一個機密文件,戰友們可以百度查找,能夠找到原文。
登記認定的部分軍隊退役人員范圍是目前居住在農村的或城鎮無工作單位且生活困難的以下兩種對象:
(一)1954年11月以后參戰退役人員
參戰退役人員是指曾在軍隊服役并參加過作戰的退役人員。作戰是指武裝力量打擊或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具體界定為:我軍為抵御外來侵略,完成祖國統一,為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保衛國家安全而進行的武力打擊和抗擊敵方的軍事行動。主要包括:自衛還擊作戰、防御作戰、對逃離大陸的國民黨軍隊的作戰、出國支援作戰、平息地區性武裝叛亂作戰,以及軍委、總部認定的其他作戰行動。參戰人員包括直接參加戰斗的人員和作戰指揮人員、作戰保障人員。部隊執行維護社會穩定、戒嚴、平息動亂暴亂、搶險救災、出國維和等任務不包含在作戰范圍。
根據《民政部關于落實優撫對象和部分軍隊退役人員有關政策的實施意見》和民政部《關于參戰退役人員身份認定中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的規定,“參戰退役人員包括直接參加戰斗的人員和作戰指揮人員、作戰保障人員”,其中,“作戰保障人員”是指在作戰環境下進行后勤保障的人員。
(二)原8023部隊和其他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
8023部隊退役人員是指原國防科工委21試驗基地,1964年至1996年,在新疆等地執行核試驗任務的軍隊退役人員。
其他參加核試驗部隊退役人員是指參加核試驗效應試驗退役人員、執行過核試驗保障任務的退役人員、參加過核爆炸條件下軍事演習的退役人員、與原8023部隊駐同一區域內的其他部隊的退役人員、曾在核導彈、核潛艇等涉核崗位服役的退役人員。
調查認定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實施,由本人戶籍地村(居)委會、鄉(鎮、街道)和縣(市、區)民政部門統一組織調查、申報和審定。
參戰人員身份認定工作,涉及面廣,年代久遠,情況復雜。對此,我們按照既嚴格把握政策,又實事求是、尊重歷史、寬嚴適度、注重依據的原則,先易后難,分批認定,深入細致地做好工作。
對參戰人員及原8023部隊退役人員的身份認定,主要以本人檔案資料中的有關文字記載和本人提供的參戰立功、授獎證件等相關證明材料為依據。
(一)申報登記。相關人員攜帶本人身份證、戶口簿、退伍證、參戰立功、授獎證件等相關證明材料,向本人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書面提出申請,填寫《參戰涉核人員情況說明表》(見附件1),村(居)委會進行初審后填寫《**省部分軍隊退役人員登記審核表》(見附件2)上報鄉(鎮、街道)。
(二)調查審核。鄉(鎮、街道)向申請人所在部門、單位調閱本人檔案,以個人檔案原始記載為依據,認真核實其身份,并做好登記工作。對符合條件的簽署意見后,將有關《登記審核表》、《人員花名冊》和個人有關資料復印件、以及個人檔案等材料上報縣級民政部門。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說明理由并告知本人。
(三)會審確認。縣級民政部門對上報的材料,組織專門人員進行集體審核,逐一審定。對經審定符合條件的,由申請人所在單位和村(居)委會張榜公示。對公示期間及以后有異議的,要組織調查核實。對經查實不符合條件的,書面說明理由并告知本人。
(四)健全檔案和建立數據庫。對上述所有申報登記人員的資料,縣級民政部門要建立健全檔案,統一保管存放。同時對所有經審核確認的參戰和涉核人員由縣級民政部門組織人員填寫《部分軍隊退役人員信息采集表》(另發),錄入軍隊退役人員數據庫,每年12月31日前更新一次,并認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74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