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優秀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治理超限運輸工作計劃 區交通運輸局年度治理超限超載執法工作總結篇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保障治超工作順利開展
我區高度重視治理超限超載工作,調整了區治超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明確各鄉鎮及市場監管、應急管理、自然資源等部門為源頭治理責任單位,交通、公安交警、運管、路政等部門為路面治超責任單位,進一步明確部門責任主體意識。同時,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治超工作的合力。
(二)強化排查,深入加強源頭管理
由區政府牽頭組織環保、市場監管、交通、工信、自然資源等相關單位和有關鄉鎮,對全區源頭企業進行專項整治,明確職責,落實責任,監督指導規范裝載企業行為,保證出場車輛不超限超載并遮蓋整齊不撒漏污染。
(三)嚴格執法,保持治超高壓態勢
我站超限檢測是固定治超檢測站24小時運行,實行“三班倒”不留死角,做到了“逢車必檢”。加強了路面管控,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對超限超載、不遮蓋撒漏污染車輛一次性卸載到位處罰到位。
(四)加強督導,規范治超工作行為
全面加強對治超執法行為的管理,確保治超工作依法、規范、有序、有效開展。嚴格執行治超相關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檢測站內部監督機制,分工明確各負其責,路檢組堵住帶車闖關車輛,讓每個疑似違法超限超載車輛都進站檢測。做到嚴格執法,不簡化程序,不徇私枉法放人情車,并堅持“文明執法、文明服務”。
(五)創新工作,建立健全治超聯動機制
根據上級治超工作的總體部署,在全市治超協調聯動機制框架下,創新治超模式,因地制宜,以我治超實際情況,開展區域聯合治超,制定以治超壓力大的320線為連線與319線、高速掛線區域協調聯動機制及聯合行動實施方案,切實把信息共享、聯動,協調有序,分別在兩地進行專項行動。通過實行區域聯合治超模式,嚴厲打擊了惡意闖關及危害執法人員人身安全、繞行超限檢測、逃避處罰的超限車輛及其當事人等違法行為,發揮了有效的震懾作用。
(六)科技治超建設穩步推進
投資350萬元建設的不停車檢測系統已經通過省廳測試驗收合格,已于7月7日正式投入運行。進一步提升了我區治超工作科技化水平,有效提高了治超管理工作效率。
(七)迎國檢工作抓實開展,成績顯著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為期半年的“迎十三五國檢”準備工作抓實開展,完善了十三五期間的內業和外業檢查資料,進一步規范執法工作,對檢測系統進行拉改造升級,加裝了閘機,做到了“逢車必檢,逢超必罰”超限超載率控制在1%以下,該項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9月13日通過省檢。并取得全省靠前名次,由省廳推薦代表江西省參加國檢。
二、治超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轄區內超限車輛基本控制在1%以下,但隨著治超工作的深入開展,出現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對治超工作形成了極大的阻力。
1、治超執法受限,依托固定站點開展流動治超工作,但流動檢查點由于無法落實檢測和卸貨場地,執法程序的規范性受到質疑,特別是短途超限超載車輛仍然是治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另外,治理超限超載車輛實際工作中,只有治超在單兵作戰,造成了治超工作手法單一,執法力量薄弱等諸多問題。
改革遲遲不到位,給當前的治超工作帶來諸多不利因素。
三、下步的工作打算
為確保治超工作實效,有效打擊超限違法行為,凈化公路交通運輸環境,積極創建規范、有序、干凈、安全的公路交通運輸秩序,今后我所將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抓好落實。從內部管理入手,狠抓治超管理工作中各項制度的落實,進一步強化日常檢查、考核工作,使之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以此鞏固公路執法專項整改的成果。
二是進一步加大路面執法和超限治理的工作力度。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正確把握好處罰標準,切實轉變執法觀念,搞好上門服務,主動與當地各大、中型企業業主聯系,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指導企業規范裝載,規范運輸,以此更好地促進我們的工作。
三是進一步推進科技治超建設進程,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提升治超水平。
治理超限運輸工作計劃 區交通運輸局年度治理超限超載執法工作總結篇二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保障治超工作順利開展
我區高度重視治理超限超載工作,調整了區治超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明確各鄉鎮及市場監管、應急管理、自然資源等部門為源頭治理責任單位,交通、公安交警、運管、路政等部門為路面治超責任單位,進一步明確部門責任主體意識。同時,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治超工作的合力。
(二)強化排查,深入加強源頭管理
由區政府牽頭組織環保、市場監管、交通、工信、自然資源等相關單位和有關鄉鎮,對全區源頭企業進行專項整治,明確職責,落實責任,監督指導規范裝載企業行為,保證出場車輛不超限超載并遮蓋整齊不撒漏污染。
(三)嚴格執法,保持治超高壓態勢
我站超限檢測是固定治超檢測站24小時運行,實行“三班倒”不留死角,做到了“逢車必檢”。加強了路面管控,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對超限超載、不遮蓋撒漏污染車輛一次性卸載到位處罰到位。
(四)加強督導,規范治超工作行為
全面加強對治超執法行為的管理,確保治超工作依法、規范、有序、有效開展。嚴格執行治超相關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檢測站內部監督機制,分工明確各負其責,路檢組堵住帶車闖關車輛,讓每個疑似違法超限超載車輛都進站檢測。做到嚴格執法,不簡化程序,不徇私枉法放人情車,并堅持“文明執法、文明服務”。
(五)創新工作,建立健全治超聯動機制
根據上級治超工作的總體部署,在全市治超協調聯動機制框架下,創新治超模式,因地制宜,以我治超實際情況,開展區域聯合治超,制定以治超壓力大的320線為連線與319線、高速掛線區域協調聯動機制及聯合行動實施方案,切實把信息共享、聯動,協調有序,分別在兩地進行專項行動。通過實行區域聯合治超模式,嚴厲打擊了惡意闖關及危害執法人員人身安全、繞行超限檢測、逃避處罰的超限車輛及其當事人等違法行為,發揮了有效的震懾作用。
(六)科技治超建設穩步推進
投資350萬元建設的不停車檢測系統已經通過省廳測試驗收合格,已于7月7日正式投入運行。進一步提升了我區治超工作科技化水平,有效提高了治超管理工作效率。
(七)迎國檢工作抓實開展,成績顯著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為期半年的“迎十三五國檢”準備工作抓實開展,完善了十三五期間的內業和外業檢查資料,進一步規范執法工作,對檢測系統進行拉改造升級,加裝了閘機,做到了“逢車必檢,逢超必罰”超限超載率控制在1%以下,該項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9月13日通過省檢。并取得全省靠前名次,由省廳推薦代表江西省參加國檢。
二、治超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轄區內超限車輛基本控制在1%以下,但隨著治超工作的深入開展,出現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對治超工作形成了極大的阻力。
1、治超執法受限,依托固定站點開展流動治超工作,但流動檢查點由于無法落實檢測和卸貨場地,執法程序的規范性受到質疑,特別是短途超限超載車輛仍然是治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另外,治理超限超載車輛實際工作中,只有治超在單兵作戰,造成了治超工作手法單一,執法力量薄弱等諸多問題。
改革遲遲不到位,給當前的治超工作帶來諸多不利因素。
三、下步的工作打算
為確保治超工作實效,有效打擊超限違法行為,凈化公路交通運輸環境,積極創建規范、有序、干凈、安全的公路交通運輸秩序,今后我所將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抓好落實。從內部管理入手,狠抓治超管理工作中各項制度的落實,進一步強化日常檢查、考核工作,使之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以此鞏固公路執法專項整改的成果。
二是進一步加大路面執法和超限治理的工作力度。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正確把握好處罰標準,切實轉變執法觀念,搞好上門服務,主動與當地各大、中型企業業主聯系,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指導企業規范裝載,規范運輸,以此更好地促進我們的工作。
三是進一步推進科技治超建設進程,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提升治超水平。
治理超限運輸工作計劃 區交通運輸局年度治理超限超載執法工作總結篇三
如何有效治理超限運輸(08/03/24)
近年來,公路貨運車輛超限現象極為普遍,雖然《公路法》和《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都明確嚴禁車輛超限運輸,由于運輸企業和車主受利益驅動,在運輸過程中,超限運輸現象屢禁不止,不僅對公路路面及公路橋梁橋梁設施造成嚴重危害,而且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因此,加強治理超限運輸刻不容緩。如何才能有效治理超限運輸,筆者在路政執法工作多年,對車輛之所以要超限運輸談點粗淺的看法。
超限運輸形成的原因
貨車運載力和超限車的出現,致使趨于飽和的運輸市場供大于求,運價不斷走低,運價低又促使運輸企業和車主變本加厲地超限運輸,形成惡一循環,加之法制觀念的淡薄及法制本身的缺陷以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刺激了超限運輸的產生。
一是“多拉少跑”。運輸企業或車主,為了節約運輸成本,由于市場的供求失調,車多貨少,車主為了招攬生意,竟相壓價,導致運輸價降低,而運價的下滑,最終以采取多拉少跑來獲取更多的超額利潤。二是“節約成本”。一些運輸企業或車主,由于受市場調節、管理、物價等因素的影響,采取將貨物化整為零,購買“大噸小標”車輛和非法改裝車輛,以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限運輸。
主要表現在:
4年就要重新維修。二是嚴重威脅橋梁安全。目前,超限車輛大多數采取加裝鋼板彈簧甚至加軸等辦法,使車貨總重量及軸載量大大超過了公路橋梁的設計的荷載標準,從而導致大部分公路運輸橋梁在超限車的作用下,橋梁涵洞出現拱圈開裂,橋墩變形,涵洞坍塌等病狀,引起橋梁結構災難性的破壞,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超限現象越來越嚴重,小噸位貨車可以改造成大噸位的使用,據介紹,一輛5噸的汽車居然可以改造成20----30噸的貨車,15噸的貨車則被改造成50---100噸貨車使用。三是容易引發交通事故。超限運輸被稱為“公路第一殺手”,這個“殺手”的含義不僅在于超限車輛對公路路面橋梁等造成的損害。據統計,貨車交通事故有80%以上是由于超限超載引起的,大量事實也證明:公路上頻頻發生的交通事故和橋梁坍塌事件都與車輛超限密切相關,并常常造成局部交通線路阻塞,給當地公路管理部門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一些改裝的超限運輸車輛,都只不過采取了更換高壓輪胎、加厚鋼板彈簧、加高車箱欄板等措施,而其操作、制動、動力和傳動系統仍然保持出廠配置,給交通事故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了國家交通規費的大量流失。
治理超限車輛運輸的對策 車輛超限運輸涉及到車輛生產、運輸市場、收費管理和群眾利益等諸多問題,要徹底根治這一頑癥,必須宣傳先行、強化職能、部門聯動、以“堵”為主、綜合治理、標本兼治。
害性,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二、抓好源頭治理,強化管理職能。一是嚴把營運車輛市場準入關,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對車輛進行技術檢測,確認符合原車要求的方可簽發道路運輸證。二是加強對貨源地和貨運場站的管理,確保超限貨車不出礦,不出廠,不上路,三是發現私自改裝,拼裝運輸車輛的維修企業,一律不得通過審核,視其情節輕重給給予處理直至取消經營。
因治超而發生公路三亂現象。
要處罰企業。
完好完好暢通。
治理超限運輸工作計劃 區交通運輸局年度治理超限超載執法工作總結篇四
一、車輛尺寸超標,給隧道內設施帶來威脅
滬渝高速公路鄂西段主線橋隧比為52.1%,由于地質條件復雜致使施工難度增大,隧道凈寬9.75米(恩利段加寬0.5米),凈高5米,空間相對較小,但一些大型貨運車輛為謀取更多利潤,不顧自身安全將貨物不斷堆積導致其過度超寬、超高,必須在隧道內居中行駛。當發生超車情況時,由于避讓,其超高或超寬部分必然會對隧道內的監控設備及安全設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
二、車輛過重,導致慣性增大,在長下坡路段、急彎路段容易發生事故
由于滬渝高速公路海拔落差較大,長大縱坡路段眾多,一些車輛超載行駛,更有甚者自認為技術純熟掛空擋在下坡路段行駛,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會因慣性作用躲避不及造成事故,甚至發生二次事故。在急彎路段,如未及時減速容易造成車輛側翻,導致交通中斷。
三、車輛超重 損壞路面、路基,縮短公路使用壽命
滬渝高速鄂西段是崇山峻嶺、深谷絕壑、懸崖峭壁遍布的復雜地形地帶,也是典型的滑坡、巖堆、危巖體、地下暗河、崩塌、順層滑坡、斷裂帶與沖積扇等病害地質地帶,對其修建增加了許多困難。正因如此,若長期受到重車碾壓不僅損壞路面,日積月累路基也會受到影響縮短公路的使用壽命。
超限運輸車輛普片外廓尺寸較大,而山區高速由于受到地質條件限制長大縱坡及急彎路段較多,體積較大的車輛為了保障安全必須占道行駛,因此影響了高速公路的通行速度。
超限運輸的形成:
一、司機超限運輸意識薄弱,安全意識薄弱
許多司機完全無視路政及交警部門對于超限、超載運輸的安全提示,認為無論貨物的體積有多大,重量有多重,只要車輛還能在公路上行駛就是安全的,然而往往在事故發生以后人們才意識到事情的危險性,但也許已釀成無法逆轉的可怕后果。
二、對超限運輸的宣傳力度大但效果不夠顯著
現有宣傳資料大多屬于文字類,將超限運輸相關法律法規條文整理成文、裝訂成冊,但大多司機在接到宣傳資料后僅僅只是走馬觀花,對于文化程度普片不高的司機,法律條文僅僅只是簡單的幾行文字,仍然無法使其深刻了解超限運輸會給其及整個交通運輸帶來怎樣的危害。
三、對超限運輸治理不夠嚴苛
對于超長、超寬、超高的超限運輸車輛,由于對其進行現場處置是按照每公里0.5元的標準計算,收取滬渝高速鄂西段全程320公里的超限運輸補償費共計160元。許多司機認為處置力度不強導致重復超限運輸,因此給對此類車輛的長效治理工作增加了一定壓力。
如何有效治理超限運輸:
一、改善宣傳方式
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制作宣傳資料,以超限運輸導致事故的案例圖片加以文字說明,給人以視覺沖擊,使其記憶深刻加大對超限運輸的重視。同時進一步宣傳超限運輸相關法律法規,使其進一步了解什么是超限運輸,如確需超限運輸行駛高速公路該如何申報等相關內容。
二、改善治理方式
對于初次超限運輸的車輛可現場進行治理,并向其進行超限運輸相關知識的宣傳,同時告知其如確需再次進行超限運輸且符合辦理《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條件的,必須在起運前提前進行申請,保證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暢通。
三、明確超限治理工作職責
明確工作人員職責,健全公開相關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對開票、卷宗文書填寫及超限治理專用車的使用等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帶班人員必須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并做好督導工作。對于外廓尺寸嚴重超過行駛證外廓尺寸標準或嚴重超載的車輛,必須上報大隊負責人及管理員,等待批示后處理。
四、建立健全監督制度
治超工作小組必須保證每班每時每刻三名同志,必須由管理員或班長帶班,且班組進行流動制,形成長效相互監督制度,杜絕“三亂現象”的發生。
治理超限運輸工作計劃 區交通運輸局年度治理超限超載執法工作總結篇五
第一條 為了治理道路貨物運輸源頭超限超載行為,保護公路路產,維護公路路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廣東省道路運輸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道路貨物運輸源頭(以下簡稱貨運源頭)是指容易發生超限超載的礦山、水泥廠、鋼鐵廠、沙石料場、建筑工地、港口、火車站、道路貨物運輸站場(含物流園區、物流中心)、蔬菜集散站(場)等貨物集散地、裝卸場地。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貨物運輸源頭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建立道路貨物運輸源頭超限超載治理工作聯絡協調機制和行政執法聯動工作制度,依法保障道路貨物運輸源頭超限超載治理的工作經費。
第五條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的貨運源頭單位,并與貨運源頭單位簽訂
責任書
,實行責任倒查機制;加強對貨運源頭單位貨物裝載環節的監管,建立貨運企業及從業人員信息系統、信譽檔案,并結合道路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制度進行源頭處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貨運源頭單位的強制檢定稱重設備進行監督管理。
公安、經濟和信息化、工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查處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移送的違法行為案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確定相關部門在道路貨物運輸源頭超限超載治理工作方面的職責。
第六條 貨運源頭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建立貨物裝載工作制度,明確貨物裝載、開票、計重工作人員職責。
(二)在貨物裝載場地安裝稱重設備,并確保稱重設備計量性能準確。使用強制檢定稱重設備的,應當定期向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申報檢定。
(三)維護本單位視頻遠程監控系統設備正常運行。
(四)對經營性貨物運輸車輛,登記道路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對非經營性貨物運輸車輛,登記車輛行駛證和駕駛員的駕駛證。
(五)對貨運源頭裝載情況登記、統計,建立貨物裝載臺帳。
(六)接受執法人員的監督檢查,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第七條 貨運源頭單位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為車輛超標準裝載、配載;
(二)為無牌無證、證照不全的車輛裝載、配載;
(三)為超限超載的車輛提供虛假裝載證明。
第八條 貨運源頭單位的裝載工作人員應當按照規定裝載、計重、開票,不得放行未經稱重或者超限超載的車輛。
(一)對貨運源頭單位建立治超有關制度、履行責任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對貨運源頭單位裝載登記、統計情況進行檢查;
(三)發現違法行為立即制止,依法予以處罰;不屬于本部門處罰的,及時移送有關行政機關。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宣傳有關治超政策法規,建立道路貨物運輸源頭超限超載治理投訴舉報制度,公開舉報電話、通信地址、電子郵箱。對受理的投訴舉報,應當及時處理并予以答復。
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與貨運源頭單位的溝通聯系,指導貨運源頭單位建立貨物裝載工作制度和安裝稱重設備、視頻遠程監控系統等。
第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2019元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二項的規定,未在貨物裝載場地安裝稱重設備的,由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2萬元以下罰款。使用未經校準合格的稱重設備或者未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的強制檢定稱重設備的,由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照每輛次對貨運源頭單位處2萬元罰款。
第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照每輛次對放行未經稱重或者超限超載車輛的工作人員處1000元罰款,并對貨運源頭單位負責人處2019元罰款。
(二)參與或者變相參與貨運源頭單位經營的。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公安、經濟和信息化、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不依法查處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移送的違法行為案件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其主要領導、工作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2019年8月1日起施行。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314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