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騰龍洞 騰龍洞游記作文篇一
早上,我和媽媽吃完早飯,就出發了。路上,車子一會兒快,一會兒慢,像是一條長龍在馬路上奔馳。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下了車,導游給我們介紹了騰龍洞,一聽說到這里,我就想起了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到了山腳下,我看到了一個小瀑布,就像一個大大的水晶球,水從瀑布中落下來,發出“沙沙”的聲音,好聽極了。我們沿著山路一直走,突然,我看到了一只龍在樹上玩耍,我想:龍在樹上玩耍,肯定會很開心的。
到了山的最頂端,我和媽媽走了上去,我感到有一點累,就坐了下來。媽媽笑著說:“你這是在睡覺,還是在看風景?”我說:“我不累”。媽媽說:“這不是在睡覺,是在欣賞風景。”我抬頭望了望那些美麗的風景,不由得贊嘆道:“真美呀!”
走到半山腰,我和媽媽累得汗流浹背。突然,我想起了“一步登天。”,我連忙對媽媽說:“我要爬這個山。”我們開始爬了,我爬了一會兒就覺得累了,就停下休息了一會兒,就繼續爬。我和媽媽繼續向前爬,一會兒,媽媽爬到了上去。我說:“我還要爬上山呢!”媽媽說:“我爬上山,你也要爬上山呀!”我說:“媽媽,那就爬山吧!”媽媽爬了很久,才爬上山頂。看到我們爬上山頂,我和媽媽都非常高興,就高興地笑了。
我爬到山頂,我們就坐下來休息了。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繼續向前,我們又爬上去。我們爬到山腰時,都累了。媽媽對我說:“這樣爬山不是一樣的,只要你有勇氣和信念,就一定能做到。”我說:“嗯,我一定能做到。”
我們終于登上了山頂,站在山頂上,放眼望去,我發自內心的感嘆道:“啊,我終于戰勝了我自己。”我和媽媽都笑了。
爬山可真有趣呀!
騰龍洞 騰龍洞游記作文篇二
中午,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一下車,就看到了兩條巨龍在石頭山上盤旋盤繞,好像在給游客們拜年。
下午,我們來到了“龍洞天堂”。這兒有一個洞叫“龍門洞”,這兒有三條龍,分別在洞口、洞中、洞外,還有一條龍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洞里面有許多石鐘乳石,這些石鐘乳石的形態各有各的,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小貓、還有的像小狗。
接著,我們就開始爬“龍門洞天堂“。我們先坐上了纜車,從纜車上下來,一眼望去,到處是白白的、綠綠的石頭,一陣風吹過,一片片白色的海洋掀起陣陣浪花,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再往下看,一座座山像小山,一條條龍像小魚,真是壯觀極了。下午,我們來到了“龍門洞”。這時,我們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一點兒都不覺得累,還在那兒玩起了捉迷藏。
晚上,我們來到了天子山的頂峰,我們在山頂上看到了龍的真面目,這兒真美啊!我們在山頂上休息了一會兒,就繼續往前爬。
第二天,我們又來到了“龍門洞天堂”,這里的“天堂”很大,有三個山洞。第二天,我們來到了“龍門洞天堂”,這里有兩條龍在洞里游來游去,有一條長的比我的身高大,有兩條比我的體重大,我們在里面玩得可開心了,還看到了兩只老虎在互相追逐,還有一只長著一身的花紋,真漂亮,還有一條的龍在水里游來游去,好像在給游人們表演節目,真有意思。第三天,我們來到了“龍門洞天堂”,這里的龍在水中游來游去,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秋游!
騰龍洞 騰龍洞游記作文篇三
我愛恩施
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實驗小學三(3)班 張浩宇
我的家鄉位于湖北西南部,是祖國的三大后花園之一,山上長滿了樹,開滿了花,壩子長滿了草,遠遠看去真像一個綠色的大絨團。小河清澈見底,小魚兒在游來游去,好像在傳遞消息。 我的家鄉真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啊。
恩施是個旅游勝地,城中有美麗的鳳凰山,城郊有 驚險的龍麟宮,還有神秘的土司城、壯麗的風雨橋。利川有世界第一大的騰龍洞,咸豐有天然森林公園平壩營…… 最令人震撼的當然 要數恩施大峽谷 了。大峽谷的每一步都是好風景:百里絕壁、傲嘯獨峰、天然地縫、驚險棧道、遠古村寨等美景如詩如畫,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
恩施是文化之鄉,產生了許多優秀民歌——《龍船調》就是其中一首,這首歌成了世界十大名歌之一,唱遍了全世界,還有許多戲劇、舞蹈,像儺戲、南戲、擺手舞、喜花鼓、撒葉兒荷、耍耍等。
我最了解的民俗要數土家“女兒會”了。以前女兒會在大山頂和石灰窯山里舉辦,近幾年搬到風雨橋舉行了,我也去看過呢。每年的7月12日,青年男女都從四面八方趕來,女子穿著花衣花裙,佯裝趕集等待意中人出現。而男子呢,就背空簍,佯裝購物。如男子女子互相中意便退出鬧市,擇靜處互通情愫,真好玩。
過去恩施交通不方便,成了外地人感到最神秘的地方,許多游客想來而不敢來;現在高速公路通了,到恩施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了,聽說連賓館也不夠住了呢!等年底鐵路通了,肯定會有大批大批的外地朋友來到恩施游覽探奇,恩施會變得更熱鬧的!
外地的朋友,你們一定要來恩施玩哦!
【點評】按照老師的指導,這篇演講稿總體構思可以。自己寫后改了幾遍,然后錄了發來,老師花了兩小時又做了很大的修改。主要問題是題目太大,三年級孩子難于駕馭,選材很難,概括性較強,詳略把握不當。仔細閱讀、研究一下,想想老師為什么這么改,再認真謄一遍。
騰龍洞 騰龍洞游記作文篇四
伴隨著飛出大山的《龍船調》,利川騰龍洞也因為它的洞容積排名世界第一而享譽海內外。騰龍洞的巨大,只有親自去體驗才能感受得到。那些影音資料,事實上既不能得其形,也不能得其神。走過架設在清江河上的搖搖擺擺的索橋,穿過綠蔭掩映的火棘林和杉林,當那個巨大的洞口呈現在眼前時,那些游人變成了一個個小不點。從高72米,寬64米的洞口進入,這種巨大的感覺一直持續著,因為洞內的空間,比洞口顯得更闊大!而且它不斷地向內部綿延,洞內的觀光車帶著我們行駛了三公里,那種巨大的感覺才逐漸被無邊的深邃感所替代。
一路上,彩燈映照出來的洞壁奇觀、灰黃色的穹頂忽近忽遠,時不時滴下的水線和潺潺流動的暗河讓人感覺到一些生命的氣息。行走在如此巨大又深邃的山洞中,一種感受油然而生:人是如此的渺小,物造主是如此的神奇。
很幸運,我們趕上了洞內激光秀和精彩的文藝演出。高科技技術合成的激光秀將綠色的巨龍投射在洞壁上,它在光影和云氣中翻滾、游走,奇異的激光組成的各種光波,將我們帶進了時光隧道,是的,我們在追尋,追尋著一段滄海桑田的歷史,追尋著一個民族古老的文化精神。
《夷水麗川》的洞穴文藝表演是不可錯過的華彩樂章。這是一臺集中展示了土家族的起源、信仰、習俗、勞動生活觀念和審美觀念的文藝演出。夷水,指的正是清江河,傳說中的巴人祖先,廩君巴務相帶領五姓人民西征,沿著古夷水而上,在鹽陽部落射殺阻擋他前行的鹽陽女神,死后化為白虎。廩君所帶領的五姓遺民與土著居民結合,演變成了如今的土家族。土家族生活在原始的高山莽林之中,生活十分艱苦,他們開山辟地,刀耕火種,在巴掌大的田土上春耕秋收,他們還需要漁獵以補生活之需,發展出尚武好勇的精神。他們靠山而居,創造了吊腳樓的建筑樣式。他們喜生樂死,發展出一整套富于民族特色的賀生祭死的儀式和習俗。他們習慣了喊大山,喊亮了嗓子,一個喜愛喊山歌的民族,哭起來震天動地,笑起來動地震天。
他們天性樂觀,創造出茅古斯舞、擺手舞、銅玲舞等多種藝術形式……說不盡的巴文化,說不盡的土家族。這一臺文藝表演,雖然不能完全傳達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的神韻,仍然可以讓人感覺到那居于武陵山區和大巴山余脈中的人們的一些內在精神。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幾句精彩絕倫的表達:“如果沒有事先落入地底的過程,就無法升入最高的天穹。這正如沒有死亡,就沒有重生。
進入地穴,是“進入大地之母的子宮深處,并神秘地回歸到所有生命的起源處。”如果說原始先民們視洞穴為神秘的母體,相信通過各種儀式可以與動物相遇,與神靈相遇,那么,我們在如此巨大的山體洞穴中探秘,又希望追尋一些什么呢?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309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