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天的故事歌詞篇一
張新麗
***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學檢驗系
春天的故事
四季輪回,流逝的是時間,世界無時不刻發生著變化,永恒不變的是那份對春天特殊的感情。喜歡春天,是因為她的朝氣蓬勃,萬物復蘇,百花爭艷,小溪潺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喜歡春天,是因為她的平靜溫和,暖暖的春風,毛毛的細雨,打破了冬天的寒意,迎來了解凍后的溫暖;喜歡春天,是因為她象征著希望,“一年之計在于春”,人們忙碌于田間,播撒著希望的種子;喜歡春天,是因為那些發生在春天的故事,讓我感動,讓我記憶猶新。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改革開放,從此中國的發展進入了春天。人們如火如荼地建設著新中國,大地生機盎然,就如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富有朝氣和希望,用他強健的身軀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1992年的一個春天里,有一位老人,站在中國的南海邊,望著前方,眉頭緊皺,若有所思的樣子。落日的余暉映照在他銀色的白發上,越發顯得精神矍鑠。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卻掩蓋不了他的睿智、執著、冷靜。片刻之后,他又做出一個偉大的決定,一個造福子孫萬代的決定——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從此,改革之風席卷大江南北,寬闊的馬路,矗立的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就仿佛一個春雷,拉響了走向小康,走向富裕的號角。歷史永遠銘記那一刻,從那一刻,中國開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民族之林;從那一刻,中國的經濟開始迅猛地發展,人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從那一刻,一條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逐漸形成,中國讓世界為之矚目。我們感謝那位老人,花甲之年,心系人民,用他的滿腔熱血書寫著華麗的篇章。從此祖國山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顯得分外多嬌。
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沒有經歷過父輩們那種貧窮落后的生活。記得小時候,我們住在灰色的瓦房里,沒有家具,唯一有的就是一張四方桌和幾個木凳子;我們沒有足夠的衣服,幾乎每件衣服上都有補丁,逢年過節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父母給自己買件新衣服;那個年代,物質貧乏,雖然吃飽飯不再是問題,但是可供購買的東西很少,吃的東西種類少,零食對于我們是那么奢侈;交通不便,我們很少出門,沒有坐過汽車和火車,也就無法看到外邊的世界。漸漸地,我上了小學、初中、高中,生活也慢慢在好轉。家里通了電,我再也不用每天晚上對著一盞煤油燈寫字了,電視機、冰箱、洗衣機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開始注重養生,改善飲食結構,各種各樣的美食都擺上了桌面。先前的房屋相繼被拆掉,取而代之的都是兩層小樓,美觀而舒適。人們開始渴望外邊的世界,一個個走出了養育自己的家鄉,開始了創業之路。我見證了我的家鄉從貧窮走向富裕的歷程,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她的變化,她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特別喜歡家鄉的早晨,是那么寧靜,綠色的田野,茂密的樹林,整齊的樓房,是那么和諧,我的心也慢慢平靜下來,感受改革給農村帶來的幸福氣息。
我考上了大學,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繁華,這是多少鄉村孩子所夢寐以求的。寬闊的馬路,各種各樣行駛著的汽車,直聳云端的高樓,晚上閃爍的霓虹燈,讓我眼花繚亂。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各種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應有盡有,電腦也走進了每個學生的視野。在信息四通八達的今天,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國家大事,網絡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隨著對物質生活要求的提高,精神生活日益成為大家越來越關注的問題。閑余時去看看電影,健健身,唱唱歌,跳跳舞,每天的生活都是那么豐富多彩。每當我感到幸福時,總會問自己,今天的生活誰給我們創造的?是那些為人民服務的領導人、軍人、干部、工人、農民以及為祖國做出貢獻的各行各業的人們,大家都在為美好的未來添磚加瓦,才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社會在進步,改革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唯有改革,才能革除一些舊的體制,增添新的活力;唯有改革,才能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地進行;唯有改革,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改革就像春天一樣,帶來了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同時也帶來了新生的力量,蓬勃向上。我們沐浴在這改革的春風里,繼續聆聽著那些動人的故事,并且延續著這些故事。
春天的故事歌詞篇二
教學案專用紙(師生共用)
學科 思品 年級 九年級 課題《講述春天的故事》課時總數
主備人
審核
一、情景導入問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給我們中國帶來了一個故事,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學生在美妙的歌聲中思考:這是一個什么故事?它給中國帶來了什么變化?
二、學習目標(標出重難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增強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熱情歌唱春天的故事,增強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責任感。能力目標: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增強建設祖國的本領。
知識目標: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我國改革開放的必要性。(重點、難點)
三、前置知識診斷與補救
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內容和核心內容分別是什么?
2、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作為青少年應怎樣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小組之間互相檢查)
四、教學環節
(一)自主學習(請大家自主預習課本知識,并在課本上做好標記,題號前標“▲”的要熟記。加油!)1、為什么說1979年“是一個春天”,這里的“春天”指什么?“有一位 老人”這位“老人”指的是誰?請你用一句話評價這位老人。
2、閱讀教材p52內容,分析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改革事例,思考:同樣這些人,同樣這些地,改革前與改革后的糧食產量為什么不一樣?這說明了什么? 知識點:▲
3、我們為什么要改革?
4、改革的范圍、▲性質分別是什么?
▲
5、我國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分別是什么?
6、過程p53四幅漫畫,思考漫畫反映了我國哪些領域的改革?▲改革產生了什么作用? ▲
7、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改革?
8、我國對外開放的有效方式(或形式)、▲基本途徑分別是什么? ▲
9、閱讀p55海爾的故事,解答為什么要對外開放?
10、解答p56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問題。▲
11、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
12、我們為什么實行改革開放?
(二)課堂檢測
1、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中國以更加豪邁的姿態走向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①是我們的強國之路
②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
③有利于我國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
④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這說明對外開放是
a.我國的立國之本
b.中國長期的基本國策
c.改革和建設最主要的條件 d.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 3.我國改革的性質是
a.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b.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4.對外開放,我國既利用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也到國外承包工程、辦企業。這表明
a.我國的對外開放就是到國外開工廠、辦企業 b.我國的對外開放已發展到最高水平
c.對外開放使我國走向強盛,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的強國 d.對外開放既包括“引進來”,也包括“走出去”
5、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我國對外開放,只對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等發達國家開放 b.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c.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就要萬事靠自己,所以不能采用外國的科學技術,一切都要靠自己發展
d.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國策,所以我們要打開國門,把外國的一切都引進來,只要是外國的就 是好的4.【2013萊蕪中考】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關鍵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
①我國解決當前所有問題的關鍵
②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③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④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8、材料一:2008年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 30周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博鰲亞洲論壇講話中指出,30年來,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的經濟 實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臺階,中國 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材料二: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國進出口總額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約8%。中國發展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中國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1)上述材料表明我國正在實施哪項基本國策?
(2)材料二中劃線部分數據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299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