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小數》教案設計 三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認識的教案篇一
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小數。教材先安排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再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最后介紹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教材從學生的現實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力求讓學生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掌握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理解小數的意義。
課件
出示:23 58 5/8 0.5 1.2 5.8
提問:同學們,知道這些數分別是什么數嗎?
談話:后面這三個數,你平時在什么地方見過?
揭題: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它們都是小數,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小數。(板書:認識小數)
1.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
出示情境圖:小紅和小明在量桌面的長和寬,看看他們量的結果是多少?(長5公分,寬4公分)
這是用分米做單位的,如果用米作單位,5分米是幾分之幾米?4分米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5分米=5/10米,4分米=4/10米)
提問:除了用分數表示以外,你還能用其它方法來表示嗎?
如果學生主動想到分別用0.5米,0.4米表示課桌面的長和寬,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到的,0.5米和0.4米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說一說)
引導:我們已經認識了0.5米和0.4米,如果用一個直條表示1米,平均分成幾份,你能在直條上找到表示0.5米和0.4米的長度嗎?請你在直條上用不同顏色涂顏色表示長度0.5米和0.4米的。
2、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出示情境圖:能不能像剛才那樣,用幾元幾角分成元為單位的數?
交流:1元2角。想一想,2角是多少?那么幾元是多少元?
3、認識整數,自然數,小數及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像0.5、0.4、1.2、3.5這樣的小數,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交流)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仔細觀察圖意,說說題目的意思。
(2)照樣子填空。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提問:今天你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小數》教案設計 三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認識的教案篇二
教材第六冊p88-89及練習二十一的第1、2題。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知道十分之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認識小數。
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主題圖,投影片,商標標簽。
1.出示文具標價牌。
開學了,媽媽給小華買了一些文具。
書包 45元 文具盒 18元 圓珠筆 3.50元
鉛筆 0.20元 橡皮 0.15元 日記本 3元
(在黑板上依次貼出商品的標價牌。)
2.區別整數與小數。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不能把這些文具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怎樣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移動黑板的上文具標價牌分成兩類。
書 包 45元 圓珠筆 0.50元
文具盒 18元 鉛 筆 0.20元
日記本 3元 橡 皮 0.15元
左邊這組數45、18、3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準還能舉出其他整數的例子?
3.引入課題。
右邊這組數它們有一個什么特點?(數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像這樣的數叫做小數。(拿走黑板上三個整數標價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
板書:認識小數
1.你會讀小數嗎?
讓學生試讀文具標價的三個小數。
2.認識以元為單位小數的實際含義。
哪些同學已知道,它們分別表示多少錢?
元角分
3. 5 0 3元5角
0. 2 02角
0. 1 51角5分
3.完成88頁表格中的填空。
4.你還在哪里見過小數?
1.出示例1情景圖。
讓學生說出圖意和圖中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2.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數表示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還可以寫成零點幾米?
3.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指著米尺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數表示是1/100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厘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讓學生把答案填在課本上。
4.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是()米。
全班交流,寫成1.30米和1.3米都對的。
5.學生類推:完成89頁的“做一做”。
完成練習二十一的第1、2題。
板書設計:
元角分
3. 5 0 3元5角
0. 2 02角
0. 1 51角5分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三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小數》教案設計 三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認識的教案篇三
1、認識小數。
(1)常見的小數與小數的讀法。
(2)兩位小數的含義與寫法。
(3)兩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2、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1)一位小數的加法。
(2)一位小數的減法。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初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3、使學生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小學生的很多生活經驗,以及他們前面所學的整數及其加、減法的有關知識,都恩能夠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和相關知識基礎,促進學習的正遷移,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形成會學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數初步認識的學習要求。
作為小數的初步認識,其教學要求應當注意把握三點:一是本單元不要求離開觀察背景和具體的量,抽象地討論小數;二是小數的認、讀、寫,僅限于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三是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原則上僅限于一位小數,而且結合元、角進行計算。
3、放手讓學生探究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算法。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是一個比較適合學生自行探究的學習內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潛能要有信心。教學時,應盡可能的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嘗試計算,驗證答案,并引導他們自己總結計算要點。從而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讓學生說一說學過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1、引入小數。
同學們經常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爸爸媽媽到收銀臺付完錢以后,售貨員就會給他們什么呢?哪些同學把這些收款憑證小票帶來了?你能向大家展示一下嗎?
老師這也有一張小票,是小華的媽媽給小華買文具的收款憑證,現在老師把它做成了標價牌。(展示)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不能把這些標價牌中的數分一分類呢?怎么分?
左邊這組數是45、3、18,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誰還能舉出其他證書的例子?右邊這組數有什么特點呢?(數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小圓點叫做小數點)像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知識。(板書題目:認識小數)
2、認識小數。
同學們,你們會讀小數嗎?(讓學生讀文具標價牌上的三個小數和學生拿的憑證小票)
引導學生認識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讓學生看圓珠筆、鉛筆、橡皮的標價牌,說一說,它們分別表示多少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元 角 分
3 5 0 3元5角
0 5 0 5角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217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