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畢業實習報告篇一
我于7月13日進入xx市消防指揮中心宣傳科實習。介于實習單位的特殊性,我在這里結合自己出現場的例子,略談一些自己關于生活的思考。
在這里的三個月,出現場是每天工作的必須項,少則一起,多則五六起,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在這其中隱含著多少家破人亡、多少悲痛場面,無法統計。
來這里的第一天,我便去出現場了,第一次出現場,緊張、恐懼、欣喜交織在一起,使我的心中忐忑不安。出事地點位于xx市的一河槽內,17歲的男孩因在河槽內游泳不幸溺水。事發之時,孩子的父母還在建筑工地干活,幾經周折才得以聯系到孩子的父母。人世間的大悲劇也莫過于此了,孩子已經身亡,而辛勤的父母還在為孩子的前程奔波勞累著,辛勤的工作著,他們省吃儉用,為的就是孩子,可現在……我有些不敢想。
五點半左右,孩子的媽媽來了,準確的說是爬來了,伴著哭喊聲。先前我一直在腦海中想,媽媽來了之后的狀態我一定要記錄下來。但當媽媽哭喊著,連滾帶爬靠近時,我無力拿起相機,這樣的記錄會讓人喪失良心。
媽媽哭喊著,雙膝跪地,祈求我們可以救活自己的兒子,而媽媽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溺水近一個半小時了,她在不停地問:"他是剛掉下去的,是吧,是吧",她在不停的問,是在問我們,也是在向上蒼祈求。媽媽哭喊著"要我怎么活呀,我就這么一個兒子啊",不停的抽打著自己的臉,身邊好心的群眾趕忙上前攔住媽媽這樣的舉動,但媽媽還是不停的用雙手往土里插,手指頭上已經是血夾著土,眼神中寫滿無助與孤獨,甚至是絕望和悲痛,媽媽發狂的撕拽自己的頭發,讓人心痛,媽媽癱倒在地。
不一會兒父親也趕到了,一個消瘦的男人,歲月的滄桑已深深的烙在臉上,為這個家日夜奔波的苦寫在那雙粗糙而又開裂的手上,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一位讓全天下為人子女者敬畏的父親,一個人蹲在那兒傷心地哭著,這是一位失去兒子的父親無助表達和無聲怨恨,他恨自己,恨自己的喬遷,恨自己追趕城市化的腳步,恨自己那晚的那樣一個不可饒恕的決定,我想替您說,不是這樣的,真的不是這樣的,您渴望給孩子以希望,讓他接受好的教育,享受到城市化的物質文明成果,渴望他可以有一個好的起點,您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日夜操勞,看您那寫滿滄桑的臉、看您那雙粗糙的手、看您那雙破舊的鞋、再看看您全身的衣服,您不應該責備自己。
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草草的結束了,沒給父母留下只言片語,只有隨身穿著的衣服靜靜地放在岸邊,這不應該是幾句話語可以描述的,應該形成一個畫面,但那樣的畫面令人窒息。生命是這樣的不可預測,父母中午出門時,可能由于太忙,沒有和孩子說句話,就這樣告別了,無聲無息,但卻給人以最致命的傷痛。
這件事讓我第一次感覺死亡是如此的近,就在那一秒、那一剎那,想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為人子的我們又什么時候為自己的父母考慮過,我不能再責備那個孩子,我們更不能指責父母的疏于監管,此時的他們是這個世界最可憐的人,父親那破舊的衣服、開裂的手、還有就是露著大腳趾的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為了這個家省吃儉用,吃最差的、用最差的,為的就是盡一個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為的就是讓辛勞了一輩子的父母可以安享晚年,讓自己的妻子可以和自己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可以讓自己的孩子用最好的、吃最好的。
這樣的一個男人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媽媽幾度昏厥,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同全天下的母親一樣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或許更愛,因為孩子是家里唯一的血脈和希望,17年的悉心照料、17年的早出晚歸都化為泡影;一生的寄托、老來的依靠都被那看似平靜的湖面扼殺。這位漂亮的媽媽本該同其他的女性一樣,穿漂亮的衣服、住漂亮的房子,但是為了孩子這些都被扼殺了。
孩子們啊,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理解父母的心境啊,待到理解時,我們大多已沒有機會來彌補,所以才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真切感言,才會有悔恨、遺憾和深深地自責。
漸漸地,我開始害怕出現場,我寧愿自己不要充實、寧愿自己的實習一無所獲,因為我充實的代價太大了,很大一部分是需要一個人、幾個人、甚至是一群人用血、用命來完成的,我接受不了也承受不起這樣的充實,但我還是被迫接受著這樣的充實,因為那不如我愿啊,不是一個小小的我能掌控的。每次趕往現場的路上,我都會緊張,不是害怕那血淋淋的場面,而是不愿也不敢見到家屬的悲痛,那樣的悲痛會令任何一個人甚至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都難過的,那樣的悲痛會響徹寰宇。
一位大叔開著新車行駛在高速路上,與拉著鐵粉的卡車相遇,就在那時卡車扣了,鐵粉罩住了這輛轎車,最后車毀人亡,這是咋樣的不期而遇,而這位大叔的運氣又是咋樣的難以想象;一位外來務工人員,由于天氣炎熱,到建筑工地附近的水溝中游泳,不幸身亡,這又是咋樣的遭遇,不遠千里的家里定有白發蒼蒼的老人、嗷嗷待哺的嬰兒和獨守空房的妻子,這又是誰的不幸?
一個家庭為了能讓兒子享受到城市化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舉家遷往城市,而來的第三天孩子就沉沒于河槽中,這又是咋樣的晴天霹靂,我們難以想象;兩個可憐的孩子在數次和老板討要工錢無果的情況下,選擇跳樓來威脅,用這樣的方式來得到本應該屬于她們的血汗錢,這是誰的責任?……
人世間每天都有這樣或是那樣的不幸發生,xx市消防支隊上半年工作報告中指出,上半年xx支隊平均每天出警六次,這是一個什么概念,這樣的數字背后有多少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場面,有多少孩子在哭喊著找爸爸媽媽,又有多少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這是無法統計的,而這僅僅是全市上半年,那全年呢,全國呢,這樣的數字令人不敢想。
這三個月的經歷讓我畢生難忘,我將用以下真切感言,對這三個月做一個終極總結:
這三個月,我對社會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親身體會了社會的不公平,知道了其實公平與不公平之間有一根很微妙的線,這根線不一定要多直,但不會太彎。
這三個月,我知道了說話原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什么場合該說話,什么場合不該說話,什么場合該說什么話。漸漸地,我選擇安靜,只有和自己的同學在一起,才會敞開心扉說自己想說講自己想講。
這三個月,我學會了聆聽,喜歡看同學們的日志,看著每位同學用心敲擊出的文字,我的心會痛,生活、情感、學習、工作,這樣的文字充斥在每一個人的文字里,很少有值得高興地事,我們似乎一下子長大了。
這三個月,我重新理解了一個詞叫"平衡",我知道了傾斜也叫平衡,知道了彎曲也叫平衡,看你從哪個角度哪種心情來審視。
這三個月,我被一個叫"理性"的詞折磨著,同時也靜享著這樣的折磨,這樣的折磨會讓人成熟。
這三個月,我學會了笑,知道了笑有好多種,每一種都有不一樣的意思,知道了有時候不一定要講話,笑會給對方答案。
這三個月,我學會了換位思考,這是一種極容易被忽視卻在處理矛盾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思維方式。
這三個月,我學會了理解,不是自己所想的都是對的,很多事情都會有特殊背景或是特殊的情況,我們需要理解。
這三個月,我學會了尊重,尊重每一個人,不僅僅是你的上司你的領導,一起工作的朋友還有單位的那些門衛、清潔工,他們都需要你的尊重,每個人都有得到他人尊重的權利,每個人也都有尊重他人的義務,這是做人的基本。
這三個月,我心里的容積增大了,這要得益于很多不愿提及的人和不愿提及的事,但我都容下來了,品嘗艱辛之后才知道"宰相肚里能撐船"不是說說那么容易。
這三個月,我知道了,新聞出了好的作品外還需要有一種叫做職業道德的東西,如果好的作品是在良心喪失殆盡的基礎上拍出來的,我寧愿不拍。
這三個月,我對"事在人為"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多了幾點新的認識,體會了這兩句話的真,這兩句話的切,認清了自己僅僅是小小的自己。
這三個月,我明白了,一直被我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父母和老師"嘮叨語",原來是"涉世寶典",是明燈。
這三個月,我的心漸漸地平靜了,不再那么沖動、不再看不慣這容忍不了那,自己僅僅是自己而已。
這三個月,我改變了對"標準"這個詞的認識,原來標準不標準,知道了自己心里有把尺子就夠了,標準只是讓你必須接受的另一種形式。
這三個月,我想學校了,想老師,想念學校的融洽和自然,想許老師的責備,那樣的責備讓人成長,那樣的責備會讓你銘記一輩子,然后指引自己前進。
這三個月,我想我的朋友、同學,只有和他們在一起我可以無拘無束,二毛、瘋子、黃導、雪梅、小陽、柱子、小毅、guess、小剛、福海還有就是樂樂、大為,新聞系的爺們兒們,我們永遠是兄弟;還有新聞系的女同志們,這是一個偉大的集體。
這三個月,我體會到了父母之苦,很多、很多,不知道該從哪里說起,愿爸媽健康,愿全天下的父母平安幸福。
這三個月,我明確了活著就好,每天看著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從自己的攝像機中消失,看著親人哭天喊地的悲痛,我無數次的問自己,人活著什么最重要?有過很多答案,最后歸結到了一起,說出了兩個字:自己!這不是自私的言論,我不自私!
我只是知道只有自己活著,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盡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再三思量覺得應該在"自己"前再加兩個字:責任!心中有責任、肩上有責任,會催生其他的行動,責任是源泉。
責任會讓你在工作中上進、會讓你為家人付出、會讓你成為合格的子、夫、父。這三個月,收獲了很多,每一點都價值連城,每一條都受益匪淺,感謝這樣的三個月,感謝這樣的生活,是益也好是弊也罷,我均抱拳謝恩。一并感謝那些幫助我的老師、同學、朋友們,謝謝,真的謝謝。
畢業實習報告篇二
從進入大學的那天起,我就盼望著能親手拆裝汽車的零部件,深入及詳細的了解汽車的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現在機會終于來了!期盼已久的為期4周的汽車構造拆裝實習開始了!
汽車構造拆裝實習是在學習完汽車構造課程后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剛剛過去的兩周里,我以及我的組員們圓滿地完成了汽車構造拆裝實習中汽車發動機構造實習的教學任務及要求。發動機就好比汽車的心臟,是汽車行駛的動力源。咱們這次實習的發動機是別克凱越1、6升直列電噴汽油發動機。
實習的.第一天早上,我和室友孔繁易同學早早地就去了實訓中心5號樓——也就是咱們汽車構造實習的大樓。進入教室后,咱們并沒有找到要拆裝的發動機,也沒有大型的零部件,甚至連個工具都看不見,這讓咱們疑惑不解。過了不久,指導實習的兩位老師進入教室,作起了實習動員。張老師年紀較輕,他自己介紹說是咱們這個專業畢業的學長。另一位是頭發有些花白的陸老師,不難想象,陸老師一定身經百戰,經驗豐富。
咱們分好小組后,就被領進了拆裝工作室。同學們看著每組旁邊架起的凱越發動機,心里的欣喜溢于言表。不過第一天,又是第一次接觸拆裝實習,當然不會這么快讓咱們去碰真實地發動機啦。所以當天,咱們每一個小組都被分配了一臺化油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別看化油器小小的不起眼,里面包含了50多個零部件。在老師簡單介紹完化油器的一些特點后,咱們的拆裝實習就正式開始了。組長沈鷹杰同學負責主拆,其他的組員就將拆下來的零件歸類,并通過查閱資料,開始對其結構和作用熱烈地討論。經過一天的實習,咱們組能熟練地拆裝化油器,而且可以結合圖紙認識化油器的各個部件名稱及其作用。最后在老師的幫助下,咱們理解了化油器的六大系統(浮子系統,怠速系統,主供油系統,加濃系統,加速系統,啟動系統)工作原理,還能針對實物描述油路和工作過程,并且對冷啟動,怠速,小負荷,中等負荷,大負荷和全負荷,加速這六種工況進行了研究,深入了解了每個工況下的過量空氣系數,節氣門的變化和每個工況時化油器都是如何運作的。第一天的實習是興奮的,也是忙碌的,更是充實的。
第二天的實習是以個人形式對化油器的考核開始的。我自高奮勇地成了第一個接受考核的學生,并且較為順利地完成了考核的內容。至此化油器這種在現代汽車上很難再看到的機器就要退出我本次實習的行列中了,一個更先進,更神秘,更有魅力的凱越1、6升發動機成了本次實習當仁不讓的主角!相對于化油器來講,這是個大家伙。對付這個大家伙,咱們每個小組都要謹慎對待,不僅錯誤的安裝與調試會導致發動機零部件損壞,使實習不合格,而且不規范的拆裝會造成安全事故,傷害自己與他人。根據老師的要求,咱們小組的各個組員分為主拆一名,副拆兩名,工具員一名,零件員兩名,場記一名,環境管理員一名。我被分配到的職務是零件員,當然我也會兼職做個副拆。
經過化油器的拆裝,咱們很快就找到了發動機的節氣門,并迅速地由此確定了五大系統中的燃油供給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點火系統和啟動系統。在拆發動機之前,陸老師讓咱們每組都領了一套工具,看著整整齊齊的專用工具,我對發動機的拆裝就更濃了,真想馬上把它“大卸八塊”,一睹其“廬山真面目”。當然“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對凱越發動機的拆裝,也要由表及里,循序漸進。在老師測完曲軸起始轉矩是47n·m后,咱們開始了對發動機進氣歧管和排氣歧管的拆除。凱越的進氣歧管是可變的,在老師的指導下,咱們得知可變進氣歧管是為了充分利用進氣破洞效應和盡量縮小發動機在高低速運轉時的近期速度的差別,從而達到改善發動機經濟性及動力性特別是改善中低速和中小符合的經濟型和動力性的目的,要求發動機在高轉速,大負荷時裝備粗短的進氣歧管,而在中低轉速和中小負荷時配用細長進氣歧管。組員們分工明確,拆卸的拆卸,記錄的記錄,遞工具的遞工具,清理場地的清理場地,咱們忙得不亦樂乎,時間也過得飛快,在一番大干之后,發動機的進排氣機構被咱們取了下來,并且場記員作了詳細的記錄。這一天的實習是喧鬧的,也是仔細的,更是團結的。
之后幾天的實習,組員們都是非常團結賣力地進行著咱們的發動機拆裝實習。咱們相繼拆下了氣缸蓋罩,凸輪軸,汽缸蓋,機油底殼,機油泵,正時齒形帶,水泵,曲軸,連桿,活塞等發動機零部件。“上山容易下山難”,同樣拆卸零件容易,但是安裝起來就困難許多了。因為發動機是一個較為精密和準確的機體,所以幾乎每一個螺栓的扭緊都是需要按照規定的扭矩擰緊的。有些螺栓需要依次按照對角線的順序擰緊。我自認為我和我的組員是十分細心的,結果咱們在查閱資料安裝汽缸蓋螺栓時,將扭矩查錯,導致原本只需8nm的扭矩的螺栓被咱們以20n·m的力矩去擰緊螺栓,結果擰斷一根螺栓。這個情況老師在實習以前交代提醒過,可是還是由于咱們的疏忽,導致發生悲劇。螺栓斷成兩截,其中一部分卡在汽缸蓋的螺紋孔里,在陸老師和張老師的指導下,咱們成功地將留在螺紋孔中的半截螺栓拿了出來。頓時,全組人員的熱情和積極性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瞬間瓦解。咱們每一個組員都十分沮喪和低落,心想估計這次的實習要不合格了。
但是陸老師并沒有過多地責備咱們,他找來了一個備用的螺栓,笑容可掬地對咱們說:“你們把斷掉的螺栓取出來就行了,當然這螺栓不是那么容易取出來的,你們在以后的安裝中要注意一點。”老師坦然的態度,令咱們小組的低沉氣氛好了很多。很快,咱們又投入到緊張有序,當然也更加仔細的拆裝實習中去了。實習期間,咱們正逢發動機理論考試,陸老師和張老師都很理解咱們復習迎考的心情,于是老師特地將下午的實習提前半小時開始,這樣能讓咱們有更充裕的時間來準備考試。在休息的時候,咱們拿出迎考的復習卷,陸老師和張老師都很熱情的幫咱們解答其中的問題,并能指出實際發動機上相關的位置,使咱們更生動地理解其原理。對咱們的理論考試起了不小的作用。
實踐真的能出真知!兩周的實習不算長,但收獲頗多。經過本次發動機拆裝實習,我覺得有三點收獲:第一,實習加深了我對汽車發動機構造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感性認識,為我在以后的課程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第二,使我的動手能力和對常用工具的使用得到了初步地鍛煉,培養了我在實際工作中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第三,提高了我對專業的興趣,為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總進行自發地,持續地,深入地研究奠定了基礎。汽車構造實習才剛剛完成了一半,接下來的底盤拆裝實習我也會全情投入,認真仔細,團結奮進,在實踐中找出更多的“真知”!
最后我想給指導發動機拆裝實習的指導老師——張老師和陸老師提幾點建議,希望咱們的發動機拆裝實習更加完善:
其一,發動機的材料大多是合金材質,在加工過程中,難免會有鋒利的邊角,實訓中心雖然有手套,可是那些手套都是被機油“浸泡”過的,同學們很難將其戴在手上。我想以后有條件的話,是不是能提供一些較為干凈和牢固的手套,這樣可以間接地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其二,老師既然把班上的同學分成了以小組為單位,那么作為組長的同學有管理和對組員的實習作出一定的評價的權利。不然一些“游手好閑”的同學會影響小組的拆裝效率,并且對于認真對待拆裝實習的同學來講,最終成績與其他同學相差無幾的結果也是不公平的。
畢業實習報告篇三
了解和認識酒店中餐廳服務行業的基本情況,掌握從事服務工作所需的一些具體操作技能。掌握各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工作流程以及各崗位之間的配合與協助。培養自己的職業精神和職業素質以及對工作的激情和責任心。為今后的職業打下一定的基礎。
中餐廳是酒店餐飲部門中最為辛苦的部門,因為酒店并沒有給服務員們制定具體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描述,在剛剛走進工作崗位的幾天,我們就像無頭蒼蠅,完全不能領會工作的流程和要領,只是聽從領班和老員工的安排和他們手把手的教導。慶幸的是基本所有的老員工對我們都特別的友好,主管還專門為我們每人安排了兩名師傅,負責引導我們的工作。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們基本都能熟練各項工作了。
主要的任務是負責餐廳酒水的儲存、領取、供給服務員。之后由于一些原因我從吧臺的崗位轉換成看自助餐,我覺得看自助餐這份工作是一項技術性較低的工作,但是工作量比較大。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負責自助餐臺的清潔和餐臺上面物料的及時供給。我大部分是早上五點上班,把早餐的檔開好。
一開始每天都是一種逃避的心態來面對工作,責任感也是極其的缺乏。咖啡廳的對于酒店來說其任務就是承擔酒店住店客人的早餐和酒店的西餐服務。早餐時以自助餐的形式進行的,除了咖啡和茶之外其它的飲料和食物基本上是客人自取的。我們的工作主要就是為客人倒上咖啡或者茶和幫助客人把吃完食物后所空下來的盤子收走。這樣的工作每天重復著,我們工作的興趣與激情跟重復的次數成反比。
酒店中餐廳服務員實習已經結束了,而我們已經是大人了吧,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要面對的是什么,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堅強,我們都要學會用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是一個強者,我們不要給別人增加那么多的壓力和負擔,我們一定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在試著總結以下自己以前所走過的路程,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一個基礎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繼續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不斷的創造奇跡,創造屬于自己的星空。我們的未來或許是有風有雨但我們的內功和外功只要足夠的強,我們都會乘風破浪,我們都會闖出自己的世界。
對于將來的展望我已經有自己的安排和打算,本來我打算自己繼續的深造升本,可是這次回來我突然的改變了注意,我會把在學校的學習放在以后,我知道我們還要學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吧,但我想先去自己喜歡的酒店中工作幾年的吧,我會依舊的塌實,依舊的勤勞,依舊的保持自己的方向,同時我會一如既往的努力拼搏,不會辜負那些對自己很好的老師,朋友們和同學!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204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