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能夠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長,為今后的發展制定更好的計劃。寫總結時,我們可以用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或故事來支撐我們的觀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幾篇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一
1.整數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一個“億”或“萬”字。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它數位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2.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3.小數的讀法: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從左向右順次讀出每一位數位上的數字。
4.小數的寫法: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小數點寫在個位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5.分數的讀法:讀分數時,先讀分母再讀“分之”然后讀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6.分數的寫法: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
7.百分數的讀法:讀百分數時,先讀百分之,再讀百分號前面的數,讀數時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8.百分數的寫法: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數的改寫。
一個較大的多位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有時還可以根據需要,省略這個數某一位后面的數,寫成近似數。
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數是125430萬;改寫成以億做單位的數12.543億。
2.近似數:根據實際需要,我們還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數,用一個近似數來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是13億。
345900萬后面的尾數約是35萬。省略4725097420億后面的尾數約是47億。
4.大小比較。
(1).比較整數大小:比較整數的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就看位,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位上的數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3).比較分數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數,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數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二
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數叫做加數,加得的數叫做和。加數是部分數,和是總數。
加數+加數=和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在減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已知的加數叫做減數,未知的加數叫做差。被減數是總數,減數和差分別是部分數。
加法和減法互為逆運算。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都叫做因數。相同加數的和叫做積。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數相乘都的任何數。
一個因數一個因數=積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積叫做被除數,已知的一個因數叫做除數,所求的因數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為逆運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數。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個數除以0,均得不到一個確定的商。
被除數除數=商除數=被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三
1、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0大于負數,小于正數。負數比較大小時,不考慮負號,數字大的數反而小。
2、“+”可以省略不寫,“-”不能省略。
3、數軸的要素:正方向(箭頭表示)、原點(0刻度)、單位長度(刻度)。
數軸上0左邊的數都是負數,0右邊的數都是正數。
從左到右逐漸變大最大負整數-1最小正整數1。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四
(一)分數乘法的意義:
1、分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一個數與分數相乘,可以看作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二)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注意:當帶分數進行乘法計算時,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再進行計算。
2、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3、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注意:當帶分數進行乘法計算時,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再進行計算。
4、分數連乘的計算方法:先約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與分母相約的數先約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積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積的分母。
5、規律:(乘法中比較大小時)。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大于這個數。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0除外),積小于這個數。
一個數(0除外)乘1,積等于這個數。
6、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
7、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分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五
一、扇形統計圖的意義:
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也就是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圖)。
二、常用統計圖的優點:
1、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2、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3、扇形統計圖:能夠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三、扇形的面積大小:
在同一個圓中,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圓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因此扇形面積占圓面積的百分比,同時也是該扇形圓心角度數占圓周角度數的百分比。)。
針對練習:
一、我國國土總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下面是我國地形分布情況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1、我國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之幾?
2、各類地形中,什么地形面積?什么最小?
3、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4、請算出各類地形的實際面積,填入下表。
地形種類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
面積(萬平方千米)。
二、小軍家20xx年11月支出情況統計如下圖。聰聰家20xx年11月的總支出是3600元。請你回答問題。
1、這個月哪項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2、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購買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3、購買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幾?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決你所提出的問題?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六
3、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二)筆算兩位數減法,要記三條。
2、從個位減起;
3、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加10再減。
(三)混合運算計算法則。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四)四位數的讀法。
1、從高位起按順序讀,千位上是幾讀幾千,百位上是幾讀幾百,依次類推;
2、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只讀一個“零”;。
3、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五)四位數寫法。
1、從高位起,按照順序寫;
2、幾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依次類推,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六)4位數減法也要注意三條。
2、從個位減起;
3、哪一位數不夠減,從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減。
(七)一位數乘多位數乘法法則。
1、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多位數中的每一位數;
2、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八)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
2、除數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九)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十)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高位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前兩位,如果它比除數小,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寫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十一)萬級數的讀法法則。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十二)多位數的讀法法則。
1、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2、讀億級或萬級時,要按照個級數的讀法來讀,再往后面加上“億”或“萬”字;
3、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為大家整理的3篇小學一至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可以幫助您更好的寫作小學一到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七
(一)意義:用點線面積等來表示相關的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的圖形叫做統計圖。
(二)分類。
1、條形統計圖。
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線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優點: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注意:畫條形統計圖時,直條的寬窄必須相同。
取一個單位長度表示數量的多少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
復式條形統計圖中表示不同項目的直條,要用不同的線條或顏色區別開,并在制圖日期下面注明圖例。
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1)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2)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線的寬度和間隔。
(3)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深線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并注明數量。
2、折線統計圖。
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后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優點:不但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注意: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時間時,不同時間之間的距離要根據年份或月份的間隔來確定。
制作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1)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2)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折線的位置,確定直線的寬度和間隔。
(3)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深線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數據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并注明數量。
3、扇形統計圖。
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數。
優點: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制扇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1)先算出各部分數量占總量的百分之幾。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數量的扇形的圓心角度數。
(3)取適當的半徑畫一個圓,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圓心角的度數,在圓里畫出各個扇形。
(4)在每個扇形中標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數量名稱和所占的百分數,并用不同顏色或條紋把各個扇形區別開。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八
一、填空題。
1、1.28升=()立方厘米2.8立方米=()立方分米。
5平方米40平方分米=()平方米。
2、做一個圓柱形鐵皮汽油桶,求需要用多少鐵皮,是求汽油桶的();求汽油桶的占地面積,是求它的();求汽油桶可以裝多少汽油,是求它的()。
3、一個圓錐的體積是24立方厘米,底面積是8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4、一個圓柱側面積是1⒉56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體積是()。
5、把一個圓錐體浸沒在底面積是20平方厘米的圓柱形盛有水的容器里,水面升高4厘米,這個圓錐體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6、一個圓錐的底面直徑是8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7、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如果圓柱的體積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厘米;如果圓錐的體積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8、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3厘米,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正方形,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厘米,側面積是()平方厘米,體積是()立方厘米。
9、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已知它們的體積相差16立方厘米。它們的體積之和是()立方厘米。
10、把一根圓柱形木料,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削去部分體積是圓錐體積的(),是圓柱體積的()。
二、判斷題。
1、一個圓柱形的玻璃杯可盛水1立方分米,我們就說玻璃杯容積是1升。()。
2、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13,圓柱與圓錐一定等底等高。()3、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擴大5倍,高不變,體積也擴大5倍。()。
4、一個圓錐與一個長方體等底等高,那么圓錐的體積等于長方體體積的13。()。
三、選擇題。
1、用一個高36厘米的圓錐形容器盛滿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厘米。
a36b18c16d12。
2、圓柱的底面直徑是6分米,高是8分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是()立方米。
a、113、04b、226、08c、75、36。
3、把一個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個扇形,然后切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下面哪句話是正確的()。
a、表面積和體積都沒變b、表面積和體積都發生了變化。
c、表面積變了,體積沒變d、表面積沒變,體積變了。
4、如果圓柱體的底面半徑擴大2倍,高不變,它的體積擴大()。
a、2b、4c、8。
5、把一個圓柱體削去18立方厘米,得到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圓錐體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a、29b、18c、27。
6、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底面半徑與高都分別相等,它們的體積差是24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a、8b、32c、36。
7、把一根4米長的圓木截成三段小圓木,表面積增加8平方分米,這根圓木原來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a、32b、8c、80。
8、如果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那么該圓柱的高是圓柱底面半徑的()。
a、3、14倍b、2倍c、倍。
四、求下列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單位:cm)。
五、解決問題。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九
基礎知識的復習是最繁瑣的。內容多,量大。因此我采用了兩步制。將知識分層次復習。簡單的要學生在家里完成復習,教師抽查。如字.詞的復習。
每天要求學生安排一定的復習時間,教師通過告訴學生第二天抽查的內容,掌握學生每天的復習量,并要求學生結成復習小組,互相督促,當天的復習任務必須當天完成,形成生生互動的良好模式。
此同時,我不失時機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從文章中找出關鍵詞語,讓學生分析理解,既增長了能力,又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基礎知識中比較復雜的是語法知識。小學不要求教師明確地講授各種語法知識,只要求學生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
如:關聯詞語的使用,比喻、排比、擬人、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都是很籠統地描述。因此學生記憶不深刻,問題比較多,如果單純靠老師講,有些問題就會錯過。于是我采用課堂上將課本上的相關例句引導學生分析,掌握方法。
課下要學生分組,利用手頭的復習資料查找相關的題目,并進行分類。課堂上,變老師問而學生問,而教師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以及學生的質疑,采用抓重點難點的方法復習,講解。并根據反饋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布置相應的練習。
這樣復習漸漸變成學生自己的事情,而教師則處于一個輔導的地位。逐步使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習興趣.使學生處于一個良好的復習心態中,提高了復習效率。而對于標點、修改病句、擴句等練習,我放在了閱讀部分進行。
二.閱讀理解部分的復習與作文練習相結合。
閱讀理解部分的復習包含課文的理解,段篇章的分析。對于課文的理解,我首先要求學生再讀課文,再一次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整理出每篇課文的重點知識,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用手抄報或出試卷的方式把課文的基礎知識、重點片斷及需要理解的句子進行歸納總結。
在此基礎上把重點課文的進一步理解,品詞析句,去感受語言的魅力,學習語言的運用。在課外閱讀練習時,我將閱讀訓練和作文練習同時進行。先將文章分類,敘事的、借物抒情的、寫景的等。而后進行分析文章基本技巧的訓練,先進行小的段落分析練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注意的是,首先要求學生在讀通文章的前提下(也就是將文中的字、詞的含義弄懂),再去進行分析。在分析段落的同時,讓學生將學習到的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去,嘗試寫一些小片段,成功率比較高。而在修改的過程中,又進行標點、修改病句及擴句的練習。
這樣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鍛煉了分析能力,提高了寫作能力,使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然后進行篇章的分析練習就簡單多了。在閱讀訓練中,根據學生手中有許多復習資料這一有利條件,我要求學生根據教師要求自己準備文章,然后小組討論,根據文章類型、內容出題,并給出正確答案。
再經由教師審核,組與組之間交流,這樣一個班十個學習小組,十套題出來了,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有時發生爭議,教師根據不同情況處理,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教師一般都采取肯定的態度。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就采取先掛起來,課下取經的方式解決,爭取不留尾巴。
篇章的分類練習,也要結合寫作的訓練。我要他們整理日記本,選擇好的素材,一類文章的分析練習結束后,就是寫作練習,沒時間寫成篇的,就寫片段或主要內容。有素材,又有方法,一般學生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作文水平一定會提高。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十
(一)分數乘法的意義:
1、分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一個數與分數相乘,可以看作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二)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注意:當帶分數進行乘法計算時,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再進行計算。
2、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3、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注意:當帶分數進行乘法計算時,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再進行計算。
4、分數連乘的計算方法:先約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與分母相約的數先約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積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積的分母。
5、規律:(乘法中比較大小時)。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大于這個數。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0除外),積小于這個數。
一個數(0除外)乘1,積等于這個數。
6、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
7、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分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十一
課堂上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
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盡量回憶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對于有些題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1、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必須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
2、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
3、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
4、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
有些同學平時做作業都會做,可一到考試就犯不是算錯數,就是看錯題等等低級錯誤。這是因為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所以小朋友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1、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于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后要總結歸納。
2、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3、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于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于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十二
數對:由兩個數組成,中間用逗號隔開,用括號括起來。括號里面的數由左至右為列數和行數,即先列后行。
作用:確定一個點的位置。經度和緯度就是這個原理。
例:在方格圖(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用數對(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x軸上的坐標表示列,y軸上的坐標表示行。如:數對(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數對(x,5)的行號不變,表示一條橫線,(5,y)的列號不變,表示一條豎線。(有一個數不確定,不能確定一個點)
( 列 , 行 )
豎排叫列 橫排叫行
(從左往右看)(從下往上看)
(從前往后看)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十三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1)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5)秒鐘,走1小格是(1)秒鐘。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時。時針走1圈,分針要走(12)圈。
5、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6、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
7、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正好成直角的時間有:(3點整)、(9點整)。
8、公式。(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時=60分。
1分=60秒。
半時=30分。
60分=1時。
60秒=1分。
30分=半時。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十四
一、負數: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二、圓柱和圓錐。
1、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3、通過觀察、設計和制作圓柱、圓錐模型等活動,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比例。
1、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正比例關系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5、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體會圖形的相似。
6、滲透函數思想,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四、統計。
1、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2、能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預測。
五、數學廣角。
1、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抽屜原理”的靈活應用感受數學的魅力。
六、整理和復習。
1、比較系統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負數、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礎知識。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能進行整數、小數加、減、乘、除的估算,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學過的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鞏固常用計量單位的表象,掌握所學單位間的進率,能夠進行簡單的改寫。
3、掌握所學幾何形體的特征;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并能應用;鞏固所學的簡單的畫圖、測量等技能;鞏固軸對稱圖形的認識,會畫一個圖形的對稱軸,鞏固圖形的平移、旋轉的認識;能用數對或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掌握有關比例尺的知識,并能應用。
4、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夠根據數據做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會求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能夠解決一些計算平均數的實際問題。
5、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掌握所學的常見數量關系和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十五
(1)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可以用小數表示。
(2)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3)一個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部分組成。數中的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數叫做小數部分。
(4)在小數里,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小數部分的最高分數單位“十分之一”和整數部分的最低單位“一”之間的進率也是10。
2、小數的分類。
(1)純小數:整數部分是零的小數,叫做純小數。例如:0.25、0.368都是純小數。
(2)帶小數: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叫做帶小數。
例如:3.25、5.26都是帶小數。
(3)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數。
(4)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例如:4.33……3.1415926……。
(7)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例如:3.99……的循環節是“9”,0.5454……的循環節是“54”。
(8)純循環小數:循環節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純循環小數。
例如:3.111……0.5656……。
(9)混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例如:3.1222……0.03333……。
(10)寫循環小數的時候,為了簡便,小數的循環部分只需寫出一個循環節,并在這個循環節的首、末位數字上各點一個圓點。如果循環節只有一個數字,就只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
例如:3.777……簡寫作:3.7(?);0.5302302……簡寫作:0.53(?)02(?)。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十六
本學期即將結束,我順利地完成了音樂教學任務,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啟迪智慧,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我在教學工作中做出大量努力,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并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高中的音樂欣賞課還加入了一項讓學生自己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這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
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
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不足:對于學生的肆意課堂的行為掌控力度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現。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松。致使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因此,今后應注意把握尺度。增強幽默力量。
三、教學研究。
為了使自己在教學水平及業務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學期,我加強了自身素質的培訓,先后參加了音樂教學對音樂學科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首先,從每一節音樂課教學開始,我都以打造一節優質課這樣的理想來入手,對于每節課我都提前做了相當大、相當多的準備;其次,平時的教學反思,為科研鋪就平坦大道,教學圍繞科研,教學更要再此之外包含它,這樣有了內部的圓心,做多大的校驗和科研它都還像是一個圓。
總的說來,本學期的音樂工作做的比較滿意,雖然也還有不足之處,我想在今后的教學和科研的工作中,我會奮起直追、找出不足、認真改進、努力提高,我想我一定會把音樂工作做的更出色。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十七
1.統計表:把統計數據填寫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內,用來反映情況、說明問題,這樣的表格就叫做統計表。
2.統計組成部分:一般分為表格外和表格內兩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標的名稱,單位說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內部包括表頭、橫標目、縱標目和數據四個方面。
3.統計種類:
單式統計表:只含有一個項目的統計表。
復式統計表: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統計項目的統計表。
百分數統計表:不僅表明各統計項目的具體數量,而且表明比較量相當于標準量的百分比的統計表。
4.統計表制作步驟:
(1)搜集數據
(2)整理數據:要根據制表的目的和統計的內容,對數據進行分類。
(3)設計草表:要根據統計的目的和內容設計分欄格內容、分欄格畫法,規定橫欄、豎欄各需幾格,每格長度。
(4)正式制表:把核對過的數據填入表中,并根據制表要求,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寫上統計表的名稱和制表日期。
5.統計圖:用點線面積等來表示相關的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的圖形叫做統計圖。
6.條形統計圖:
(1)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線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2)優點: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注意:畫條形統計圖時,直條的寬窄必須相同。
(3)取一個單位長度表示數量的多少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
(4)復式條形統計圖中表示不同項目的直條,要用不同的線條或顏色區別開,并在制圖日期下面注明圖例。
(5)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a)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b)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線的寬度和間隔。
出處 xUEFeN.COm.cn
c)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深線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d)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并注明數量。
7.折線統計圖:
(1)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后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2)優點:不但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注意: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時間時,不同時間之間的距離要根據年份或月份的間隔來確定。
(3)制作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a)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b)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折線的位置,確定直線的寬度和間隔。
c)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深線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d)按照數據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并注明數量。
8.扇形統計圖:
(1)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數。
(2)優點: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3)制扇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a)先算出各部分數量占總量的百分之幾。
b)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數量的扇形的圓心角度數。
c)取適當的半徑畫一個圓,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圓心角的度數,在圓里畫出各個扇形。
d)在每個扇形中標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數量名稱和所占的百分數,并用不同顏色或條紋把各個扇形區別開。
正確地理解和形成一個數學概念,必須明確這個數學概念的內涵——對象的“質”的特征,及其外延——對象的“量”的范圍。一般來說,數學概念是運用定義的形式來揭露其本質特征的。但在這之前,有一個通過實例、練習及口頭描述來理解的階段。
比如,兒童對自然數,對運算結果——和、差、積、商的理解,就是如此。到小學高年級,開始出現以文字表達一個數學概念,即定義的方式,如分數、比例等。有些數學概念要經過長期的醞釀,最后才以定義的形式表達,如函數、極限等。定義是準確地表達數學概念的方式。
許多數學概念需要用數學符號來表示。如dy表示函數y的微分。數學符號是表達數學概念的一種獨特方式,對學生理解和形成數學概念起著極大的作用,它把學生掌握數學概念的思維過程簡約化、明確化了。許多數學概念的定義就是用數學符號來表達,從而增強了科學性。
許多數學概念還需要用圖形來表示。有些數學概念本身就是圖形,如平行四邊形、棱錐、雙曲線等。有些數學概念可以用圖像來表示,比如函數y=x+1的圖像。有些數學概念具有幾何意義,如函數的微分。數形結合是表達數學概念的又一獨特方式,它把數學概念形象化、數量化了。
總之,數學概念是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
(1)純小數:整數部分是零的小數,叫做純小數。例如:0.25、0.368都是純小數。
(2)帶小數: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叫做帶小數。例如:3.25、5.26都是帶小數。
(4)混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3.1222……0.03333……寫循環小數的時候,為了簡便,小數的循環部分只需寫出一個循環節,并在這個循環節的首、末位數字上各點一個圓點。如果循環節只有一個數字,就只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1987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