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一
四訓為:立命、改過、積善、謙德。
什么是立命?就是自己把握自己命運。你這一輩子過得怎么樣?是幸福、安寧、踏實……都是你自己,外求永遠求不到。就是面對這樣的社會、單位、上司、下屬、父母、子女、老婆、老公……不管是好壞,這些對于你來說都是外在因素,你很難把握和改變,你只能調整你自己,你怎么應對,怎么做人做事,怎么適應這些既定的外在因素,并盡力促進外在因素改進。我們人生觀價值觀首先得回到這個思維軌道。
什么是改過?就是自己只有不斷改變調整提升自我,才能有幸福美好的人生。一般人很容易看得自己的優點,別人的缺點不足。如果你總是看到自己的弱勢不足缺點,看到別人的優勢,你就很了不起了。每天早晚反思反省自己,改進自我,就ok。
什么是積善?想法做事處世,一般人都是從自我角度出發,很難發自內心的從別人的角度來想。人就是要成為一個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你是不是一個對別人有幫助,讓別人開心的人。不斷這樣想,這樣做,你將成就別人、成就他人,也成就自我。
什么是謙德?人都是很自以為是的,很難做到謙卑和謙虛。很多人都毀在這個方面。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二
我親愛的朋友:
善,很小,可以從身邊做起。
這兩天在看一本書《了凡四訓》,雖未讀完,深有感觸,受益良多。好的東西,想和身邊親近的朋友,同共受益。我建議兩件事情,您如果愿意的話,可以試著去做一下。能做到的話,您可以嘗試去堅持一下。能堅持一段時間,您可以嘗試堅持下去,堅持更長的時間。如果您做到了,您的孩子也會受益匪淺,乃致終身。
一是節約糧食。
二是不吃有恩于人的動物,戒一種肉。比如狗肉、牛肉、羊肉。
人的樣樣種種,都是從天地自然索取而來,而無一回報。谷物糧食乃天地自然,給予人得以生存的恩賜。我之淺見,珍惜糧食,就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對自然的回報。而對食物的浪費,其實是生活中最容易發生的小過失,但也是最容易改善的事情,一日三餐稍加留意,就可以讓這種損耗福報的小過失,成為累積福德的善舉。狗、牛、羊,戒一種肉。全素艱難,戒一種肉是易行、能行之善。 每一個生命都愛惜自己的生命,動物雖死,但被殺的怨恨不死,食其肉,如食其怨。食之愈多,身體內存在怨恨、毒素愈多,最終會使自身的健康受到損害。
了凡先生自幼家貧,與寡母相依。少年時遇一老者為其算命,五十三歲終,無子。中年時遇一禪師,禪師說:只有平凡庸碌的人,才會被生命定數拘束而無法超越。極善之人,福德隨其行善而日增。所以命數不定。極惡之人,原本可能有的福德反而隨其行惡而曰趨折損,所以命數也不定。了凡先生之前的人生一一如老者所言,絲毫不差。聽了禪師之語后,發愿做善事三千件,三千件完后,復又發愿三千件、一萬件。如此力行向善,命運得改,安然度過五十三歲,并得一子。在六十九歲寫下此書以警示兒子,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
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何趨吉避兇,讓不好的事情遠離自己,就是從身邊的小善累積起來而獲得的。這是就是我所得到的益處。午飯時讓兒子吃完粒米,不剩絲毫。隨后兒子上學了,便萌生此念,是不是應該勸告身邊親近的人,而寫此信,如有冒犯請您諒解。
愿我的朋友健康平安。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三
《了凡四訓》這本書,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他的價值在于把儒道佛教的思想與命里風水相融匯,超越了迷信的層面,變成一種操作性很強的生活哲學。袁了凡通過自身的經歷來告訴世人如何改變命運,首先改變你的內心,任何事都要反省,而不是外求,通過修行改變,透過持續不斷地做好事。如何改變命運作者提出了一下幾個觀點:
通過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讓自己的信念和行為合乎情理。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對人寬容,一定要和氣慈愛,一定要保養精神,多種善事,每天反思自己的行為。
要有羞恥心,要有敬畏心,要有勇猛心。從改正過失開始,改變命運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改過要趁早,覺悟要趁早。
有利于別人是善,只利于自己是惡,有利于別人是出于公心,只利于自己是出于私心,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就是私心,善不求回報是真善,做善事但是心里一點也不想著自己是在做善事,那么不論做什么善事,都會得到圓滿。十種善事,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如果能夠心存善念、嚴于律己,對天地鬼神敬重,對別人抱著謙遜的態度,那么,鬼神也會時時眷顧我們,我們才有受到福澤的根基。那些咄咄逼人的人,肯定難成大器,即使發達了也不會享受生活的樂趣和美好,謙虛使人進步,凡是抱著謙虛的態度,不但能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東西,還能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讀此書最大的感悟是,拜佛求神、算命、看八字,不如多行善事,多積德行,向外求,將自己的命運歸功于神、佛、仙、明理,不如向內求,從自己做起,改變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快樂和方便。人生不過一場修行,通過修心創建良好的生活,有什么樣的`心和心態去為人處世,這輩子就有什么樣的人生反饋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四
時間過得真快,知道這本書已經有好幾年了,是在20xx年看一本書水清老師推薦的。也是信仰的力量和吸引力法則引導我和這本書遇見吧。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覺得古人的書其實隱含著很多智慧。可以多看這些書,也也比那些流行的,熱銷的書籍有更多更本質的大智慧。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說到應該順勢而為。然后,我是想去找以前20xx年三月份叫一個同學堅持,不要棄考。但是他認為已經遲了,現在開始復習是無用的,白費力氣。因為20xx年擴招,是有很多可能的,但是他并沒有領情,還是很冷漠地說,“關你什么事,又不是你的的錢報名,浪費的又不是你的錢?!币驗橛X得自己又被傷害到,特別的深刻,那時候還截圖在筆記上記錄這次對話,告誡自己不要過多關心別人事。
我在收藏夾里面并沒有找到那次對話,卻看到兩年前看《了凡四訓》這本書時做的筆記。
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這一段確實應驗成語講的,「自求多?!?。而且如理如法地求,決定每個人都求得到,這樣才叫真理。真理沒有說一個人做了有,另外一個人做了沒有,這個就不叫真理。而關鍵在哪?堅定不移的意志。人假如常常換志向,那就很難達到。「君子立志長,小人常立志」,就很難達到。所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志于功名必得功名,志于富貴必得富貴。人有志,就像樹有了根,立定這個志不改變,而且還不斷地積功累德。
『須念念謙虛』,保持這個謙虛的態度。
『塵塵方便』就是處處與人方便,
「與人無爭,與世無求」為人設想,不與人爭,
『造福由我』這樣的修養,這樣的積德累功,自然感動天地,而得到福報,
這個和自己轉筆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真的喜歡,平時有空就練習,那么就可以練會。例如下五子棋的二年級學生小悅同學(她的智力是機構上比較低),她想超過老師,她是每天去挑戰老師,然后一次次失敗中進步。一個學期下來,她后來真的是機構上下五指棋最厲害的。的確有時候我都輸給她了。
我們都喜歡謙遜的人。
圖片要相信,然后才能行動,然后才能有所收獲。祝自己可以如書中說的那樣。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五
人生在世,就要在修的問道方面有所成就,如果想做一個有益于世,頂天立地的人,就必然在立命,改過,積德和培養謙德四個方面下功夫?!读朔菜挠枴防锞蛷娬{了人的命運完全可以自己掌握,一生的成敗完全取決于自身所作所為,正所謂其中的“命自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四訓》雖然篇幅不多,但寓意內涵十分深刻,它結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展現出了真善美的中華傳統文化。通過“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孝”四個篇章,論證了“種瓜得瓜,善有善報,積極進取,有愿皆成”之理。
它平實而無虛華,深奧而不迷信,有很強的感染力與說服力,流傳至今。
當我讀完《了凡四訓》后,也明白了許多道理,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幸福,說法,和做法都有些不正確。
當我們到達一個層次,就會發現命運無時不刻地在注視著我們,監督的我們,而我們卻無法看見它,感受它的存在。但我們只要一心向善,行得正,坐得端,做得直,為自己積功累行,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幸福。
我們如果想要趨吉避兇,納福而免禍,且不說行善,首先要能改正過錯。改正過錯,須發三心——恥心,畏心與勇心,具備了這三心,則有過即可改,正如春天的冰雪遇到了陽光,難道還要擔心它不消散嗎?“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
當我做到了改過,就要學會行善,而善圖惡的區別就在于善是一心為別人著想,而惡事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現在,我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看。家長打罵孩子,老師管教孩子,他們都是為了下一代好,是為別人的利益著想,所以是善!我們為了口腹之欲而殺害生擒時,都是在為自己著想,想滿足口腹之欲,還要殺掉那些有靈性的動物,這不是惡嗎?
這些,就正所謂“由此觀之,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自我?!?/p>
現在社會這個大染缸是許多人迷失了方向,人們的妄想,欲望不僅沒有被控制住,而且還在一天天膨脹!他們胡作妄為,還以為不會有報應,真是自欺欺人!人們要早日回頭,千萬不要等到惡報降臨的才悔悟,到時候那真是欲哭無淚??!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六
我親愛的孩子:
從開始看《了凡四訓》,我就在認真的思索,什么是該給你的真正正確的教育。今天我在看第二篇,“改過之法”,在心里也慢慢有了答案。
人生很長,因為前路漫漫而未知。人生也很短,回望,過往皆為虛度。如何不虛度,又能讓未知的路途盡量平坦,就要明白:厚者常獲福,薄者常近禍。心底淳厚、待人厚道、知恩圖報,如此行事必會遠禍而近福。對人刻薄、心胸狹窄、斤斤計較、不知感恩,如此一來必會近禍而遠福,損人害己。
今天我要把自己向了凡先生學習的三點教給你。
第一,知恥之心。要有羞恥心。有羞恥的學生,自然會在學習上力求上進。有羞恥心的人,在社會中也會自覺維護自己的尊嚴,在道德上反省和自律。知恥能給人上進的力量、自我約束的力量。
第二,敬畏之心。知道畏懼,就能喚醒自身的良知,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每一個人,對于父母、老師、長輩,都應該心存敬畏,言行舉止禮貌恭敬。萬物皆有感知,縱使我們在別人看不到地方,也要約束和管理自己的行為,不能做壞事,花草樹木,風雪云雨都是壞事的見證者。
第三,勇敢之心。一個人最大的勇敢,就是改正自己的過錯。人不能改掉自己的過錯,大多是因為拖沓、懶惰,畏懼艱難而退縮,所以必須勇敢發奮,有錯誤即刻改過,不能消極等待。
如果在教室里撿到了東西,要盡量找到是誰丟失的,歸還別人,或交給老師。不能占為己用,一針一線,不告而自用,即視為偷。心存羞恥,就會正確對待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這樣的話小事。如果你能從內心對于成績的好壞存在羞恥心,我相信你一定會認真去對待學習。
花草魚蟲雖小,都是生命,對生命存有敬畏之心,你就不會隨意去傷害任何的生命。對老師真正的敬畏體現在,對老師勞動成果的尊重,上課就應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溫暖的暖從三年級一直錯到四年級,在學習上,從今天開始,努力做一個勇敢的勇士吧!一切的錯字錯題都是“紙老虎”,認真對待,勇敢地戰勝懶惰的自己!
給你寫這封信的時候,我也反省了自己今天的過錯。不應該在抱怨的壞情緒中度過,這個飄雪、詩意的下午,有很多事情在等著我去做,有很多道理在等著我去明白,我也應該對生活更勇敢。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七
《了凡四訓》總共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立命之學,作者用講故事的方式,講了自己小時候被算命先生算命,算到作者一輩子的造化。這個觀點我是不認同的,我一直對算命這個說法很反感。后來云谷禪師傳授的改變自己命運的道理,就是多行善。行善無大小,只要有心,處處可行善。
改過之法,要有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真正能達到這樣思想境界,如此徹底的人又有多少。許多人知道自己有過,往往抱著僥幸心理,或者想著這次做了,下次就不再做?;蛘咧烙羞^,遲遲沒有付諸行動。我想,只要覺察到自己有過,哪怕沒有像作者說的那樣勇猛徹底到位,只要每天每次改一點點也是好的。
積善之方,指做善事的各種方法方式。作者講到了真善和假善之分。善的偏、正,半、滿,大、小之分。真善和假善,有時很難區分。行善時需要對善事仔細考察分析,才能分辨。我回顧自己的助人,有些表面上是幫助他人,但結果反而是使他的結果更壞。常人很難分辨。以后做善事,多留一份心,多覺察。
順其自然地幫助別人,大概有十種:1、與人為善2、愛敬存心3、成人之美4、勸人為善5、救人危急6、興建大利7、舍財作福8、護持正法9、敬重尊長10、愛惜物命。
其中與人為善,感觸比較深。與我家先生相處十幾年,受他最大的影響就是與人為善。認識他之前,我看到的別人,大多是懷疑,不信任,帶著敵意。覺得別人都是不友善的。
記得十年前的某天晚上,我們的汽車在路上被人追尾,對方司機是個滿身酒味的五十多歲男人和他的妻子,我感覺自己的車無緣無故被人追尾,仗著得理對對方夫妻一通指責抱怨發脾氣,而我的先生卻是溫和的教對方如何打保險公司電話,如何打交警電話等等一些安全注意事項,當時的我是不理解的。最后在交通事故處理完,對方妻子說:“看在你老公的份上,要怎么賠償我們都會配合,如果是你,我們就不賠你。因為我先生的行為,讓后續理賠的事情順暢許多。我自慚形穢。
謙德之效。謙虛使人進步。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八
了凡四訓不得了,啟發很大,教人行善。
其余的感觸就不說,就單單說立命這件事。造命的權,固然在天;立命的權,仍是在我,只有我們肯努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呢?
我接洽到了seo賺錢模式,發現破命之說跟seo賺錢的模式有著很大的類似性。
seo呢,你首先選好你要做什么產品,什么詞,這是第一步,定位。第二步就是去建網站,天天更新文章,外鏈做優化。等時光到了,取得了良好排名之后,實現盈利。
而立命呢,你首先許下宿愿,許下命,這是第一步,立命。第二步就是每天去行善,多做善事,等功德積夠了,你所盼望的命,天然可能實現。
以了凡的觀點,行善積德,是立命的方式。假如說,我們相信了凡所說,那項轉變運氣的,就去行善積德吧,還有一點要說的是,我們這一輩的父母們大多都相信命運數理,他們初一十五拜神禮佛,愈甚者逢三六九都拜神禮佛。都是為了子女們積德。子女們這一輩大都相信無神論且不說,不積陰德也不說,就是千萬不要總是去積惡,把父母們辛辛勞苦為你求來積來的善德都抵過掉了。
我們家是逢三六九拜神的,我媽說過,在以前,你們小的時候,我只是初一十五有拜神明,但是當初,兒女們都出去外面了,我就開端逢三六九也拜神念心了。不外我媽也很愉快,由于還真的,有多事件都是心想事成的。
我呢,我個人,從小到大,你們也曉得,咱們這一輩是在新中國的無神論下長大的,從小就崇尚西方,不相信有鬼神之說。但是,越長大,我是越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聽過了太多的事,不禁你不相信,而且,你會發明,年紀越大的人越信任這種貨色。我是屬于相信型的,然而與孔夫子一道的立場,敬而遠之。
同樣那句話,如果你見過我所見過的,聽過我說聽過的,經歷過我所閱歷的,你就會批準我的觀點。所以不要妄加批駁。
了凡四訓讀后感500字篇九
我在高中時讀的《了凡四訓》,當時就對其中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觀點有深深的認同感。長期以來,我總是對這世界上的種種不公平很深的厭惡,因為我自己也因為戶口和其他原因遭受到了種種我自認為不公平的待遇。我真的不愿意承認這些不公平與生俱來。對不公平的思慮使我成天神魂顛倒。因而《了凡四訓》給我提供了思想的出路。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命運雖有定數,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唯一改變命運的辦法,就是去行善,就是去布施。
也許你會不同意這個說法。很多惡人也是家財萬貫啊,對吧。但是我想說,即使這是不對的,我信它至少沒有壞處:一旦我相信了這個觀點,那么我便不會再作惡。因為我知道我自己的惡果會作用在我自己身上,因而,社會會少一些作惡的人。
然而大多數時候是沒有人懷疑行善的重要性的。即使你不知道我們為什么行善,你的良知也會告訴你這樣做。這時,就有一個新的問題,我們如何行善?
按照佛家的說法,行善,即布施,有法布施,財布施和無畏布施三種。法布施是將善知識傳授給他人,讓他人心生歡喜。財布施,顯而易見,就是將自己的財富貢獻給他人。最后的無畏布施,是安慰眾生,是他們脫離對事物的恐懼。
行善看似很簡單,分類也的的確確很簡單。但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對行善踐行卻告訴我,行善并不是那么容易。原來我總是以為,給別人講講題,幫他們答疑解惑,便是行善,便是布施,而且還是果報最多的法布施。作為學習比較好的我來說,這也不難。但是隨著學習負擔的加重,加上進入清華后排名的落差,讓我很難適應。我找不到行善的機會了。
真的沒有了么?
還是,我的我執心讓我必須要比別人強,才有時間,才有心情,去布施?
然而布施不是居高臨下的。
進入清華以后,我的我執嚴重到連和他人交流都有問題的地步。我經常獨自一人,經常在腦海里翻山倒海一樣想著自己的事。我太自命不凡了,然而在一群優秀的人里,我失去了自己的站位。我剛剛意識到這一點,但愿意識到會加速問題的解決吧。
最后我想引用我們高中化學老師的一句話:如果你們以一個平凡人的心態去做事情,那么你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186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