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修理人員先進事跡材料 修理工事跡材料篇一
自2011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就有著崇高的理想和事業心,對工作盡心盡職,無論我單位更換什么綜采設備,他都積極的參加學習,向廠家的工作人員討論實踐當中將要遇到的問題,應該如何的面對。隨著煤礦行業的發展,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就對煤礦行業綜采設備的維修電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自2008年我單位上馬了全國產自動化設備,身為電工的他就感到壓力很大,但他從來沒有灰心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自動化設備的安裝中,有目的、有計劃的向剛畢業的大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在井下的現場工作中不斷的實踐、刻苦鉆研,為了更好的把自己所包的采煤機系統弄懂,弄會,自己購買了許多采煤機維修方面的專業書籍,從而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正是因為他這種勤奮學習、刻苦鉆研、不斷求知探索的精神,促使張礦偉同志成為了一名萬能的“多面手”。
綜采自動化工作面的檢修是各項工作中的重點,只有科學的檢修與規范的操作才能保證設備安全生產,這是我們綜采四隊一直以來對檢修班所要求的。為了使自己的工作得心應手,通過對采煤機的了解,張礦偉同志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給自己所包的采煤機量身定制了一套詳細的檢修辦法,有效的保證了設備處于健康狀態,為我單位的采煤機的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所以說科學檢修是保證綜采工作面安全生產的前提。
1、處理生產班不能處理的遺留問題和更換生產班損壞的和“帶病”運轉的部件。
2、檢查并緊固各部螺栓、增添丟失的和更換損壞的螺栓,特別注意緊固對接螺栓、底托架螺栓、滾筒壓蓋螺栓。
3、檢查各部油量是否符合規定,油脂是否變質,各潤滑部位是否缺油。
4、檢查滾筒齒座有無損壞、開焊現象、截齒是否丟失、磨損嚴重。
5、檢查冷卻噴霧系統管路是否磨損,噴嘴是否丟失、堵塞、漏水。
6、檢查操作系統手把、按鈕是否靈活。
7、檢查處理搖臂調高系統油路和千斤頂的問題。
8、檢查液壓系統外露高壓管損壞情況。
9、檢查錨鏈的磨損,張緊狀況,固定裝置是否牢靠,鋸齒環漲銷是否缺少和竄出。
10、檢查電纜、電纜拖移裝置有無破損現象,保險銷是否丟失或竄出。
11、檢查齒軌是否磨損、嚴重斷裂、齒軌銷是否竄位。
12、如實認真填寫檢修記錄。
安全是第一責任,在工作現場,張礦偉同志不但堅持自己不斷進行安全意識的提高,同時還時刻注意對電工組其他成員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同事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工作觀,從而不斷提升電工組的安全意識。他一旦發現電工組有違章人員作業首先是嚴厲的批評,然后在向班組長進行匯報。對違章人員他從不手軟,他經常說:“寧愿讓工友罵我幾句,也不愿任何工傷事故因為違章檢修而出現”。2012年3月6日,他像往常一樣下井后先對采面的電氣設備進行了一遍巡視。當他到機巷設備列車時,發現一名電工正在檢修開關,電工出身的他習慣性的蹲下觀察開關內部情況,發現開關竟然沒有停電,他馬上讓檢修工停掉開關上一級的電源,然后質問工友為什么不停電就檢修,回答:“忘了”。他一聽非常氣憤,火冒三丈的質問:“你忘了?!觸電了是什么后果?誤啟車是什么后果?瓦斯超限了是什么后果?這種事你怎么能忘?”當即把情況匯報給了班組長,班組長按照相關的檢修制度,對這名檢修電工罰款100元,之后的三天時間班組長天天在班前會上作為事例進行剖析,以敲打檢修班所有人員的安全意識。正是因為張礦偉同志的鐵面無私,檢修班的電工組長期以來都沒有出現過任何的工傷、機電事故,從而也被工友稱之為“督察”。
張礦偉同志根據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集思廣益,積極鉆研,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好辦法,勇于創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真正為安全生產發揮著自身的光和熱,為我們綜采四隊的生產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針對施工的戊8-22160工作面是自動化工作面,自動化程度相當高,因此對設備和生產等各個方面的管理有了新的要求,傳統的采煤隊管理機電設備的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新型自動化綜采隊。工作面推進速度快,靠工人拖移電纜,不僅職工勞動強度大,長期使用絞車拖拽,容易造成電纜損壞和引發安全事故;而且凌亂的擺放也占據了本就狹窄的巷道空間,影響其它作業施工。為了確保自動化綜采設備的安全使用和正常運轉,提高綜采自動化設備的生產能力、減少職工勞動強度、擴大職工作業環境,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動化綜采設備在生產中的作用,發揮自動化綜采設備的生產能力和科技優勢。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配合機電技術員充分利用廢棄的18公斤鐵道、螺帽、拉緊勾、跑道小車、自行加工起吊裝置,歷時28天,制作成功了井下高壓電纜拖移裝置并在井下順利安裝使用。通過高壓電纜拖移裝置在綜采自動化工作面的應用,細化分析了對自動化設備的機電管理,杜絕了因為電纜的使用造成的機電事故,提高了自動化設備高產高效水平,同時為自動化綜采設備在安全生產中積累經驗。
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踐行“忠誠事業、追求更好”的企業精神,利用業余時間加倍學習相關井下生產的技術書籍,扎根基層,干好本職工作,提高自己的技術素質,增強自己的業務本領,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為我礦打造全國同行業、同規模、同類型一流礦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修理人員先進事跡材料 修理工事跡材料篇二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牢記大醫精誠古訓,秉承杏林遺風,對醫技精益求精,對患者一腔熱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二十年如一日,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于律己,勤于奉獻,廉潔行醫,時間發揮黨員先鋒榜樣作用。作為一名一般勞動者,他將全部的身心鋪在崗位上,一門心思干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帶動著周圍的每一具人。
他深知,病人的需要算是無聲的呼喚,竭盡所能奉獻自己的一切算是一名醫護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和操守,也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要求。也正是這種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工作精神,使他對待患者如親人更似親人。在全國普遍呼吁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咨詢題時,他提出帶著感情進病房,以病人為服務中心的服務理念,開展零距離溝通、親情化服務的人性化服務。在臨床工作中,他總是適應站在患者的角度想咨詢題。在醫院開會時他經常說:關于我們醫務人員,面對患者也算是面對弱者,要進行換位考慮,將患者對我們的信任轉化為一種動力,要以關心式語言接觸病人,人性化服務滲透醫療,尤其面對的大多數是別大富裕的農村患者,我們更要一視同仁,全心全意的為患者服務。在這種理念的支持下,他把醫患溝通當作臨床一線的重點工作來抓,為醫務人員訂閱書籍,邀請專家來院說課,組織職工收看溝通方面錄像片,全面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溝通能力。他自己也積極與患者溝通,用盡可能通俗的語言向患者揭示病情,制定出經濟可行的診療方案,得到了廣闊患者的一致好評和稱贊。一次,一名身患重病的外地患者到我院進行治療,因為病情比較復雜,經多次轉診、轉院都未能確診,大量的檢查費用為病人家庭帶來了嚴峻的經濟負擔。劉長杰得知事情后,經過詳細的與患者極其家屬溝通病史,研究國內外類似病例,翻閱書本、上查尋資料,最終確定了病因,即為患者及家屬節約了近千元的檢查費用,又幸免了重復檢查。
作為一名大夫,別但要有精湛的醫術,更要有醫者德為先的高尚情操,是劉長杰一貫的宗旨。為了提高自身修養,他仔細學習醫務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和醫務人員五別準以及文明市民公約。并從古代中醫名家為醫做人之道中吸取精神營養,把中醫前輩精誠做人,懸壺濟世的精髓與當代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規范結合在一起,廣納古今中外優質臨床服務理念,廉潔自律,筑牢道德防線。在工作中,嚴把廉潔關,努力做到潔身自好,一塵別染。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別做的自己堅定別做。并堅持與患者換位考慮,面對利益的誘惑,從別動心。幾十年來,他拒絕了多少宴請、拒收了多少好處,捐了多少鈔票,全然無法用詳細的數字來統計。一次,鴉鴻橋鎮大和平村一名患者因車禍住進醫院,家里實在困難,一萬多元的醫藥費關于他們全家人無疑是天文數字。于是他幾次與其他醫師會診研究,調整診療方案,既保證病人得到了有效治療,又千方百計落低醫療費用。在這種事情下,病人及陪床家屬日子仍難以支撐。劉長杰看在眼里,急在內心。于是,他便把當時身上僅有的400元捐給了病人,并組織科室人員對病人進行捐助,共為病人捐款2480元。他無私奉獻、以身作則的精神,為醫院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先后被評為唐山市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多年來,他在抓好醫院治理的并且向來從事神經內科臨床研究工作,為了讓更多的患者康復起來,他博覽古今專業名著,結合臨床經驗,悉心求索。提高了卒中病人的治療水平和生命日子質量,達到省先進水平。
修理人員先進事跡材料 修理工事跡材料篇三
窯街煤電集團公司三礦選運隊鉗工維修班班長張振斌,參加工作22年來,一直從事皮帶維修工作,他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普通技工成長為小有名氣的鉗工技師。這一切,源于他的勤學好學、源于他對礦山維修事業的熱愛。由于業績突出,多次被窯街煤電集團公司授予“十佳班組長”和“安全標兵”榮譽稱號。
張振斌是一個善于學習、勤于鉆研的人。他常說:“不學習、不實踐就不會進步,設備的更新換代必須要有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奔夹.厴I的他不甘于學校學到的微薄知識,參加工作后,始終堅持自學鉗工應知應會知識,一本《煤礦鉗工手冊》硬是被他“啃”得破爛不堪。遇到機械故障時,他總能積極參與其中,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仔細琢磨設備性能,查找問題根源,制定修改方案。經過20多年的實踐磨練,他的鉗工技術有了很大提高,現在,在三礦,在皮帶維修方面,他就是地地道道的專家,別人維修不了的設備他能修理,別人不愿意干的苦活、急活、累活、難活他搶著干,人稱他為修理設備的好“醫生”。
作為一名鉗工維修人員,不僅要將設備故障查找出來進行修理,更要有技術革新能力,以提高設備性能。張振斌就是一個善于革新創造的人,2009年3月,他為了提高塊煤率,主張對井下以及選煤樓的部分設備及溜槽進行改造,并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經過仔細設計和認真研究,他自制加工的溜槽,大大提高了塊煤率,原煤從井下到地面,運輸更加暢通,此項改造榮獲三礦“五小成果”三等獎。2012年5月,三礦1500集中運煤巷給煤機出現破損現象,不大的一臺設備,如果直接從廠家購買,將花費5萬多元,為節約資金,他費盡心思,利用平時積累的經驗,仔細觀察,摸索設備性能結構,研究改造方案,組織班組技術人員發揮聰明才智,用鋼板、角鐵,自己設計、制作、加工配件,主動放棄雙休,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將k3給煤機制作完成,并一次性安裝調試成功,僅一臺就為礦節約3萬元。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經他自制的給煤機就達十幾臺,節約資金約30余萬元。
張振斌是一個善于吃苦、樂于奉獻的人,今年7月27日夜里兩點多,付軌下1#機副滾筒外側軸承瓦座由于長時間運轉導致發熱嚴重,造成整個皮帶機停止運轉,影響了原煤正常運輸。時間就是命令,睡眼朦朧中的張振斌接到通知后,立即趕往井下,組織技術人員實施搶救,仔細查找病因,制定搶救方案,運送備件,花了5小時就將滾筒順利更換完畢,保證了原煤運輸。今年以來,他帶領班組先后更換1號皮下強力皮帶100米、完成1500東大巷轉彎裝置技改工程、500、450兩臺減速機調試工作、更換付軌下強力皮帶100米等大型工程,每每遇到這樣的大工程,他都無怨無悔,主動放棄雙休。
作為一名班組長,不但自己要有過硬的技術,還要做好傳幫帶工作。在帶徒過程中,張振斌對新調進人員總是能夠耐心地講解,反復地操作演練,直到他們明白為止,切實做到了“缺什么補什么,補什么就要會什么”,幫助他們盡快進入角色。在幾年的班組長工作中,共帶徒8名,現在都己成為維修車間的技術骨干。
張振斌就是這樣一個人,為了礦山咽喉運輸的暢通,日日夜夜,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精心呵護著皮帶的每一個零小部件,用自己微不足道的舉動守護著三礦年產200萬噸煤炭運輸的傳奇。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172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