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袁隆平觀后感200字 袁隆平觀后感800字篇一
堅持
自第一次發現野外雜交水稻已有十余年時間,袁隆平的研究仍沒有任何突破性進展,進入了“瓶頸”階段。眾多專家教授對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提出了質疑和反對,要求他放棄研究,袁隆平氣憤地說:“難道歷史上沒有的事情我們就不能實現?外國專家做不出來的事情我們就一定也做不出來?”很多人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能堅持實現夢想。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有這樣一句話,“成功在大后天早上,大多數人放棄在后天晚上。”
大愛
在影片中有多處袁隆平教授向發展中國家人民傳授雜交水稻技術的片段,袁教授的雜交水稻技術普及到菲律賓、埃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推廣2.3億多畝,增產水稻200多億公斤。
外國記者問他:“對于您的雜交水稻技術被世界各國學習和使用您有何看法?”
袁隆平說:“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和激動,我希望雜交水稻技術能被世界人民尤其發展中國家更為廣泛的運用,讓天下人都有飽飯吃。”大愛無疆,這種愛突破了區域和國家的局限。
不息
片尾,外國記者問:“您如今還會繼續從事超級雜交水稻積水的研究嗎?”
79歲高齡的袁隆平舉起了手,“生命不息,夢想不止”,頑童般留給鏡頭一個燦爛的笑臉。現在,袁隆平久居長沙,其研究工作仍在繼續,在會見有關學者時,他對使用計算機數值算法計算最優化水稻的株型空間分布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生命攜手希望,希望孕育生機,生之所生,生生不息。
袁隆平為中國乃至于世界糧食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袁隆平教授我想并不過分:功德無量。
袁隆平觀后感200字 袁隆平觀后感800字篇二
近年來,全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2。4億畝左右,全中國年增產的稻谷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7000萬意味著什么?每個人都能掂出其中分量。
作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袁隆平不管聲譽、貢獻還是身價都達到了別人難以望及的高度。而就是在這種紛至沓來的鮮花和掌聲、贊嘆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追求,堅守著自己的本色,不為浮躁所動,不為金錢所惑,不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讀了自己的人生真謗——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農民。審視袁隆平的衣著打扮,可能無人能將那黝黑單瘦但精神矍鑠的老人與世界頂級科學家聯系起來。但正是這種樸實、憨厚的品性,鑄就了袁隆平大功至偉的業績。“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袁隆平是農民的兒子,他的根在農村,他血液里沸騰的是農民的執著、堅韌與忍耐,崇尚的是農民的樸實、樸素與節儉。既使在他成為名人后,依然一副農民模樣,一點也不講究,上商場專挑便宜貨買。一次他看到襯衫打折10塊錢一件,一口氣買了10多件,“下田時穿起來方便”,典型的“中國最著名的農民”形象。
本色院士。有人說“學者和平民之間,隔著一片蒼翠的原野,如果學者穿越這片原野,他就會成為一位圣賢”。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這樣一位圣賢之人,他對名利看得很輕很淡,常說“榮譽不屬于我個人,屬于整個中國”,科學家那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道德情懷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繹得淋漓盡致。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字,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因而,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以及教育和慈善事業。
本色種子。袁隆平對人生的感悟就是人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作為世界農學泰斗,為使人類少一份饑餓、少一份困苦,他就像種子一樣處處生根發芽,使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其帶給他們的惠澤。從1981年至今,袁隆平先后舉辦了20多期國際雜交水稻培訓班,培訓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員,也應邀前往菲律賓、美國等幾十個國家無私傳授技術,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豐收的喜悅。
盡管袁隆平已是七十七歲高齡的老人了,但那顆奮進的心,永無休止的拼搏精神卻一如既往,這就是本色袁隆平,全世界人民都為之景仰。
袁隆平觀后感200字 袁隆平觀后感800字篇三
近年來,全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2。4億畝左右,全中國年增產的稻谷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7000萬意味著什么?每個人都能掂出其中分量。
作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袁隆平不管聲譽、貢獻還是身價都達到了別人難以望及的高度。而就是在這種紛至沓來的鮮花和掌聲、贊嘆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追求,堅守著自己的本色,不為浮躁所動,不為金錢所惑,不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讀了自己的人生真謗——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農民。審視袁隆平的衣著打扮,可能無人能將那黝黑單瘦但精神矍鑠的老人與世界頂級科學家聯系起來。但正是這種樸實、憨厚的品性,鑄就了袁隆平大功至偉的業績。“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袁隆平是農民的兒子,他的根在農村,他血液里沸騰的是農民的執著、堅韌與忍耐,崇尚的是農民的樸實、樸素與節儉。既使在他成為名人后,依然一副農民模樣,一點也不講究,上商場專挑便宜貨買。一次他看到襯衫打折10塊錢一件,一口氣買了10多件,“下田時穿起來方便”,典型的“中國最著名的農民”形象。
本色院士。有人說“學者和平民之間,隔著一片蒼翠的原野,如果學者穿越這片原野,他就會成為一位圣賢”。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這樣一位圣賢之人,他對名利看得很輕很淡,常說“榮譽不屬于我個人,屬于整個中國”,科學家那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道德情懷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繹得淋漓盡致。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字,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因而,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以及教育和慈善事業。
本色種子。袁隆平對人生的感悟就是人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作為世界農學泰斗,為使人類少一份饑餓、少一份困苦,他就像種子一樣處處生根發芽,使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其帶給他們的惠澤。從1981年至今,袁隆平先后舉辦了20多期國際雜交水稻培訓班,培訓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員,也應邀前往菲律賓、美國等幾十個國家無私傳授技術,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豐收的喜悅。
盡管袁隆平已是七十七歲高齡的老人了,但那顆奮進的心,永無休止的拼搏精神卻一如既往,這就是本色袁隆平,全世界人民都為之景仰。
【本文地址:http://m.nehjyms.cn/zuowen/1652740.html】